本報訊(實習記者 劉名洋 記者 唐冰)5月20日至21日,由農業農村部、陜西省人民政府、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主辦的2023年“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在安康舉行。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國際茶日”是中國首次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彰顯了世界各國對中國茶文化的認可。
本屆“國際茶日”中國主場活動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為主題,舉行了大使品茶、開幕活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等系列活動,體現了“創新、務實、專業、合作”特色。來自南蘇丹、智利等國家駐華使館的外國使節,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駐華代表處的駐華代表參加。
陜西有陜南、關中兩大茶區,截至2022年底,全省茶園面積299.2萬畝,年產量12.8萬噸。安康所在的陜南茶區盛產優質綠茶,是我國南水北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長江中上游出口綠茶的重點區域。截至2022年底,安康全市茶園總面積111萬畝,茶葉年產量5.2萬噸,帶動20.1萬農戶實現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據介紹,今年陜西將以9個茶葉主產縣區為重點,通過實施茶樹良種培育、茶葉加工增值、茶旅融合等“八大工程”,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的大背景下,力爭到今年底,全省茶園面積穩定在300萬畝,茶葉年產量達13萬噸,綜合產值突破860億元。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