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璐 通訊員 趙浩義
“指尖公益”引領陜西“大眾慈善”。截至5月31日24時,由省慈善協會主辦的2023年“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落下帷幕:273.299萬人次愛心捐贈善款2.5億元,連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及愛心企業的捐助,5月29日—31日三天,“陜西專場”活動線上籌款3.1億元。
慈善志愿者參與“鄉村振興·陜西專場”活動,掃碼捐贈。
聚焦鄉村振興 推介眾籌項目
2023年“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圍繞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的總體要求,以幫扶困難群體、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幫扶為重點,以農戶和產業合作社為主要幫扶對象,“一村一業”推介項目。全省95個慈善組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共推介266個項目參與專場募集活動。省慈善協會圍繞品牌慈善項目重點推介鞏固脫貧成果、幫扶困難群體的公益項目,網籌善款15182萬元。在市、縣(區)推介的項目中,村(社)幸福家園建設項目籌款5452萬元,占市縣籌款總額的48%;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幫扶項目籌款總額3736萬元,占比33%;慈善助學等幫扶困難群體項目籌款2012萬元,占比19%。神木市慈善協會發起的美麗鄉村建設和種植、養殖產業幫扶項目網籌善款3171萬元;榆林市榆陽區發起的美麗鄉村項目網籌善款1337萬元;澄城縣發起的“鄉村振興計劃項目”網籌善款271萬元,城固縣發起的“慈善幸福家園”項目網籌善款243萬元,定邊縣發起的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籌款183萬元,柞水縣發起的“小木耳大產業”項目籌款136萬元。從項目類別占比、籌款額度、捐贈人次分析,“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籌款項目以鞏固脫貧成果、發展產業、幫扶困難群體為主,精準助力鄉村振興,并充分體現了“小額大眾”的特征。
慈善志愿者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陜西專場”公益活動
層層動員培訓 深耕數字慈善
線上募集相對于線下募集,既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更是思想觀念的轉變。
省慈善協會針對部分基層慈善組織對線上募集工作不熟悉、技能不足的狀況,組建宣講組深入全省市、縣區宣講“陜西專場”活動的重要意義,培訓線上操作技能,并深入市、縣、鎮、村幫助策劃項目,參訓人數5000余人。培訓后,市至縣區,縣區至鎮、街辦,鎮、街辦至村、社區也層層動員培訓,參訓人數達40萬人次。
黨政支持推動 領導帶頭捐贈
“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5月12日舉行的“陜西專場”活動啟動儀式上,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對“陜西專場”活動進行部署。騰訊集團副總裁陳發奮到會講話。省民政廳、省鄉村振興局領導出席并講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工商聯作為活動支持單位出席會議。省鄉村振興局還專門向市、縣區印發文件動員了萬余家幫扶單位、兩萬余名駐村干部參與“陜西專場”活動動員捐贈。省上動員部署后,市、縣區黨委、政府把“陜西專場”活動作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的抓手,紛紛召集鎮、街辦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召開專題會議。活動期間,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積極參與、帶頭捐贈。
慈善志愿者發動市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陜西專場”活動
“537”工作法 動員社會參與
“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由省、市、縣(區)各級民政、鄉村振興部門、工商聯合會、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慈善組織“五個主體”共同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省慈善協會、省老齡基金會發展中心、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三家”公募機構組織開展聯合勸募。在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基礎上,重點發動“七個群體”“一起捐”:即聯合鄉村振興局、工商聯,發動“萬企興萬村”幫村振興民營企業發起產業幫扶“一起捐”;聯合鎮、街辦,動員村社(區)“兩委會”發動經濟成功人士、愛心人士為脫貧戶的產業項目發起“一起捐”;聯合各級鄉村振興局動員包村振興幫扶單位干部職工為定點幫扶村的項目發起“一起捐”;聯合鎮、街辦、村、社區“兩委會”,以“鄉情”為紐帶,倡導村(社)居民、民營企業家、經濟成功人士為共建家鄉幸福家園發起“一起捐”;聯合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發動干部職工關愛困難退役軍人發起“一起捐”;廣泛宣傳,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脫貧戶、困難家庭大病救助發起“一起捐”;聯合教育部門動員大、中、小學校為困難家庭學生慈善助學發起“一起捐”。
數據顯示:“鄉村振興·陜西專場”活動結束后,眾籌總額的80%來自重點發動的這七個群體的愛心捐贈。一位署名“雷鋒”的愛心人士捐款5萬元,軍旅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和剛捐贈5000元。后臺數據顯示,還有數十位署名“雷鋒”的愛心人士捐贈1000元-5000元不等。
廣泛宣傳動員 營造濃厚氛圍
為提高社會知曉度、參與度,全省慈善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宣傳周。騰訊公益傳播團隊組織拍攝了10多個重點項目采訪視頻,協調眾多網絡達人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公益廣告投放量及網上閱讀量近億人次。省慈善協會聯合西安市慈善會、延安市慈善會在西安城墻、鐘樓、高新區、大唐不夜城、延安寶塔山等顯著地標和人流量集中的場地設置了“燈光秀”和LED宣傳大屏。同時,依托機場、地鐵、公交車、出租車車身廣告、戶外大屏、電梯間等載體廣泛宣傳“鄉村振興·陜西專場”活動,并邀請明星、名人作為公益宣傳官為活動代言。
廣泛的宣傳報道,為“陜西專場”活動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和濃厚的慈善公益氛圍。據不完全統計,活動期間,媒體刊發報道“陜西專場”活動信息3000余條,瀏覽量達7000萬人次。各級慈善協會還印發專場活動募集倡議書、掛橫幅、投放宣傳視頻100多萬份(次)。
率先垂范 組織全員募集
5月18日,省慈善協會機關召開“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動員會議。8個部門、3個單位和慈善專員組建了近百個“一起捐”愛心團隊。活動開始后,會長吳前進、常務副會長李榮杰坐鎮指揮,全體副會長帶領部門工作人員發動募集工作。協會領導與各部門廣泛聯系社會資源,將籌款項目轉發朋友圈、微信群,動員親朋好友自愿捐贈。各部門之間開展交流和競賽,形成了全員募集機制。活動期間,省慈善協會領導、慈善專員和11個部門、單位共捐款90.64萬元。慈善專員李亞軍聯系戰友及親朋好友組建起12個愛心團隊,發動300多人在“關愛退役軍人行動項目”中發起“一起捐”,網籌善款66782元。
依法規范運作 提高慈善公信力
省慈善協會對參與“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的慈善公益項目嚴格審核,禁止一切不符合慈善公益屬性的項目上線。活動結束后,將聯合騰訊公益基金會在主管部門指導下對各地籌款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嚴格核查,并根據項目的領域、類別和體量等指標,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開展抽樣評估審計。省慈善協會還將依法依規執行籌款項目,確保籌款資金使用公開透明,使“鄉村振興·陜西專場”互聯網公益活動所籌善款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最大的效益。
據悉,互聯網公益眾籌已成為陜西慈善募集的新業態。七年來,省慈善協會聯合全省慈善會及公益伙伴在騰訊樂捐、支付寶公益、公益寶等10多個互聯網公益平臺推介慈善公益項目5000多個,網絡籌款19億元,線上愛心捐贈者達到8000多萬人次。
《各界導報》2023-06-06 第5449期 第04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