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深圳市藍劍靈科技網絡有限公司達成了方便速食食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合作,將提升整個生產線的數字化水平。”8月25日,在陜西—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產業合作推介懇談會上,城固縣經濟協作中心副主任張紅說。
8月的廣州,晴雨交替,熱度不減。由民革中央、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陜西—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產業合作推介懇談會吸引了328家企業參加,集中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66.3億元,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多個行業領域,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了新動能。
共建“一帶一路” 共享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將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再次推向開放前沿。”廣州潤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希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和陜西的合作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西安國際港務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旅游會展、電子商務等產業,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中轉內陸樞紐港、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及歐亞貿易人文交流合作平臺。
楊凌示范區以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為重點,通過全面擴大農業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中,陜西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步伐持續加快,為企業拓展海外發展空間帶來了重要機遇。
產業“減碳” 發展“增綠”
“高質量發展要貫徹‘雙碳’理念。企業的減排減碳科技型產業集群項目,配套獨有的碳核算模型,將有力助推陜西實現‘雙碳’目標。”中恒供銷(廣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夏天表示。
彬州市招商局與陜西氫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約新型有機液體儲氫材料項目;延安市高新區招商一局與深圳元熙能創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制氫儲氫設備制造項目;榆林科創新城產業發展公司與清安優能科技發展(榆林)有限公司簽約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項目……“減碳”“增綠”成為本場活動的關鍵詞。
據介紹,榆林科創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項目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含氫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統的實用化和規模化示范應用。相比于傳統能源供需系統,該項目的年化運行成本降低60%以上,總成本降低36%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40噸以上,相當于植樹48萬棵。
數字化賦能 讓產業轉型升級
“長安行—西安招商云平臺從投資優勢、服務配套等模塊匯總了相關信息,為企業家深入了解西安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數字化平臺。”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工作人員胡鵬介紹。
“我區與深圳斯貝斯能源有限公司簽約數字城市智慧云充電設備制造及建設運營項目,項目總投資2億元,即將投產。”漢中市南鄭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胡玲玲介紹,項目主要通過在各社區、商圈、企事業單位等安裝電動智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預警平臺,著力解決居民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充電難、充電不安全等問題。
陜西創博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劍波與深圳奧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云洋達成納米新材料產業園合作建設的戰略意向,并現場簽約。
云洋介紹,奧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新型納米材料研發和應用的高科技公司,已經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認定。
納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業及生產服務業為主導產業。
陜粵兩省交流歷史悠久、經貿合作日益緊密。每年舉辦的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就像定期“走親戚”,推動雙方交流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我們將提供堅強要素保障、周到細致服務,為企業合作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宏偉表示。(記者 陳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