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福建重點產業合作推介懇談會在福州舉辦
□ 記者 滿淑涵
260多家企業參與,集中簽約16個項目,總投資88.56億元,涉及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電化學儲能、現代農業等多個產業領域。
9月9日,陜西-福建重點產業合作推介懇談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這是民革中央助力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招商大會第三場“走出去”活動。一條條高含金量的產業政策,一場場熱火朝天的項目洽談,一份份真金白銀的合作協議……通過這一平臺,陜西正在釋放出強烈的合作意愿和澎湃的發展動能。
開放合作
開放共享,計利天下。
今年適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在這條“共商、共建、共享”之路上,互學互鑒的歷史佳話不斷被增添新時代的溫暖注腳,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得到更廣泛傳承和弘揚。
“陜西和福建同屬‘一帶一路’倡議核心區,同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發力點,優勢互現、資源互補,在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在致辭中寄語廣大閩商,通過此次活動更廣泛、更深入地了解陜西,緊緊抓住陜西推動產業鏈轉移、新基建建設、全方位高層次對外開放等重大機遇,走進陜西、投資陜西、興業陜西,在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
就在此次推介懇談會同期,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也在美麗的鷺島廈門火熱舉辦,全球各地客商云集尋找商機,火爆的人氣展現出中國經濟活躍向上的一面。
陜西省副省長、民革陜西省委會主委徐明非表示,當前,陜西正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加快建設現代能源、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旅游等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真誠希望能以此次交流懇談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陜西與福建、臺灣企業家朋友們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的務實合作。陜西將始終秉持親商、富商、安商理念,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創業安心、發展順心、生活舒心。
“陜閔兩地歷史相通、絲路相連、人情相親,多年來依托絲博會、廈洽會等平臺,雙方在經貿、文旅和投資等領域交流不斷深化、合作日益密切、成果愈加豐碩。”中共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虞浩桂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深化合作意愿、拓寬合作思路、創造合作機會,共享“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機遇和紅利。
蓄力勃發
樹高千丈總有根,河流萬里總有源。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這是福州的一句方言俚語,意思是盡管到過很多地方,還是身處心系、離不開福州。
“作為在外打拼的游子,我們十分感謝這次推介懇談會搭建高效交流平臺。”福建九隱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莫少煜是陜西安康人,已經來閩創業三十多年。他表示,將通過多層次、多方位、多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不遺余力為家鄉招商引資、資源對接、惠農助農牽線搭橋。
寧德鑫茂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兵來自陜西咸陽。立足行業特性,他十分看好家鄉的科教人才資源。這次參會,他希望更多地了解陜西產業用工需求、人才政策、政府意向等,以期在新材料領域提供更加精準的人才供給服務。
“這次推介懇談會從重點產業鏈出發,詳細介紹了陜西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政策導向,針對性更強、精準度更高、信息量更足。”福州陜西商會會長劉凱希望,陜閩兩地企業能夠開展常態化、更深度磋商洽談,推動合作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近年來,陜西大力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打造投資興業理想地,為企業成長壯大厚植沃土、涵養活水。
福建利友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敘軍正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他決定在陜西定邊縣投資建設新材料綠色衛生用品產業園,包括10條全自動生產線、2條配套的芯體無紡布生產線,并配套壓縮空氣機組、濕度控制系統等輔助設備。“榆林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油鹽煤氣資源豐富,項目落地后公司能夠就近獲取聚丙烯等原材料,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此外,我們看好陜西向西開放的時代機遇,海陸并進邁向全球,完全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十多年前,我曾到西安訪友,那里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深吸引著我。”福州市臺協會理事、福建西嶼龍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榮豐說,陜西地域廣闊,不同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農副產品,不同的風土人情滋養著口味各異的地方小吃。“我非常愿意再去陜西,為紅棗、香菇、花椒等特色農產品拓寬外銷渠道。”
砥礪未來
2022年,福建省工業增加值1.96萬億元,總量居全國第6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穩居東部地區第1位;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3。
龐大的產業體量背后,完整的產業鏈條是重要支撐。
“此行之前我們做了大量功課,詳細了解分析了福建的經濟結構、產業特色,希望借此機會幫助新朋友開一扇窗戶,幫助老朋友添一份信心,更好地匹配雙方資源,共享未來。”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局長黃瑜暉說,陜西是制造業大省,西安作為省會城市,工業聚集度高,人才基礎夯實,科研能力過硬,熱忱歡迎閩商到西安考察,投資興業、攜手合作。
民革北京市企業家聯誼會理事、北京中科宇杰節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澤忠與陜西頗有淵源。近十年來,公司為在陜的鋼鐵、建材、水泥、電力、陶瓷、油氣行業企業提供節能降碳解決方案。“下一步,我們希望與陜西的政府、企業深度合作,將傳統節能方式轉為綠色數字化管理,為政府、企業提供觀碳、感碳、算碳、減碳的全流程服務。”
中城投安廈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常春也帶來了環保硬核技術。他帶領公司團隊研發的LSP污泥減量技術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目前已在國內外建設完成了多個示范工程。“隨著城市更新、鄉村振興、能源轉型深入推進,我們相信這項研發成果在陜西會有非常廣闊的市場。”
“我們公司目前在福建連鎖運營28個社區近15萬平方米精裝修服務式辦公社區,服務近1200家中小微企業。”瞄準陜西每年龐大的高校畢業生規模,民革福建省委會經濟委員會委員、貳零叁零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清海對在陜開發優質創業空間信心十足。“非常期待能在陜西有所作為。”
福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也是“晉江經驗”發源地。民營經濟是泉州發展最大特色、最大優勢和最寶貴財富。
“‘晉江經驗’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民革泉州市委會副主委、泉州蓮花集團董事長陳照玉說,當前,陜西聚焦新能源乘用車、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鈦及鈦合金、智能終端等重點產業鏈,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合作空間,這與福建以龍頭企業項目的實施帶動產業鏈提升、帶動產業體系升級的發展理念相當契合。“隨著兩省的深入交流,不僅能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深化在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等領域的對接合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還能助力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衷心祝福陜西越來越好!”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