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共同守護美好未來”。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對我國3萬多名10-16歲的中小學生進行的調查中,約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
心理健康問題從預防到危機應對,涉及多個社會層面。在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中,有一項名為陜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預綠色通道(以下簡稱“綠色通道”)的工作機制。此項機制最初由省政協發起,共青團陜西省委聯合相關部門籌建,最終由省兒童心理學會具體實施。
“歷經兩年多的探索實踐,‘綠色通道’正在逐漸成形,并且開始成為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持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會長周蘇鵬介紹,2020年8月,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圍繞“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議題,與省級相關部門、單位召開界別協商座談會,深入研究我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特別是心理健康領域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了“整合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資源,構建一體化服務保障機制”的工作思路,在與會部門、單位中形成了高度共識。隨后,由團省委牽頭,省級相關部門配合,在全省范圍開展調研,形成了構建“綠色通道”的具體措施。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發揮專業優勢,為“綠色通道”落地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隊伍保障。
2021年7月11日,陜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預綠色通道正式開通,聘任了“綠色通道”督導專家,授予陜西省人民醫院心理科、陜西省人民醫院兒保科、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心理科等18家單位為陜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預“綠色通道”定點服務單位;授予西安市鐵一中學、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西北大學附屬中學等學校為首批青少年心理干預綠色通道定點服務學校。
“感謝省政協多年來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關注和支持,讓我和許許多多一線專業技術工作者備受鼓舞。”周蘇鵬說,兩年來,沿著最初的思路和模式,“綠色通道”實現了穩步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23所學校、18所醫院、26家公共及市場服務主體納入了“綠色通道”工作及服務體系,完成青少年心理個案干預2500余例,尤其是妥善化解處置了大量中重度心理問題和心理危機應急個案,沒有發生一起極端事件,在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及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