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張瑩
春風浩蕩,萬物競發。3月31日,丹鳳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開幕,來自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們齊聚一堂,聆聽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為縣政協過去一年履職盡責助力發展的成績點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關系丹鳳高質量發展的熱點話題,各抒己見、建言獻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彰顯了政協委員的時代風采。
葡萄酒產業作為丹鳳縣的首位產業,年綜合產值超過15億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縣政協委員劉亞玲調研發現,近年來,丹鳳縣大力發展葡萄種植基地9450畝,其中,釀酒葡萄3800畝、鮮食葡萄5650畝。即便如此,縣內優質釀酒葡萄原料僅能滿足生產需求的20%左右,原料本地供給缺口較大。
“沒有相應規模的葡萄種植基地作為依托,葡萄酒加工企業將面臨‘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為此,劉亞玲建議,設立葡萄酒專項發展資金和葡萄保險基金,實施“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農戶+基地”“合同契約”“莊園式開發”等現代農業經營模式,擴大葡萄酒原料本地供給;建立縣內葡萄標準化示范園創建認定辦法,培育優質葡萄品種,建立品種試驗示范田,促進葡萄酒產業百年品牌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丹鳳縣加快全民健身賦能康養之都建設,著力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賽事品牌,以“賽事經濟”為丹鳳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賽道”,有效展示了丹鳳對外形象和特色文旅資源。
針對體育基礎設施不健全、特色精品賽事承辦場次少、“體育+”融合度不高等問題,縣政協委員崇小玲向大會提交了《用“賽事經濟”開啟丹鳳高質量發展“新賽道”》的提案。
崇小玲建議,圍繞體育板塊,積極爭取各類體育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拓展“體育+”模式,延伸拓展賽事效益,壯大賽事承辦專業隊伍,引進培育專業賽事運營企業,持續開展群眾文明素養、城鄉環境品質、縣域社會治理能力提升行動,規劃設計多元化消費場景,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當好東道主、文明迎賽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人民群眾“動”起來、文體資源“活”起來、旅游消費“熱”起來,最大限度地把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作為新質生產力和新興產業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縣政協委員孫健康為此提交了《關于發展低空經濟壯大新興產業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為丹鳳未來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低空經濟,不僅能為丹鳳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還能促進丹鳳旅游產業升級、壯大新興產業發展,提升丹鳳縣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孫健康建議,科學編制低空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統籌推進低空交通體系和信息化管理,積極爭取國家、省上立項,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注重低空經濟與旅游、農業生產、航空飛行營地發展、通用航空、靶場測試、國防教育、研學觀光等融合,加快釋放低空資源,促進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
農村飲用水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縣政協委員樊利剛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持續提升鄉村飲水安全水平的建議》的提案。
樊利剛說,近年來,丹鳳縣堅持建管結合,多舉措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讓群眾喝上干凈水、放心水。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維護資金投入配套不足、后期管理維護困難、水源保護管控不到位等問題。
為此,樊利剛建議,加強管護資金投入力度,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多方籌措資金,解決農村飲用水管護資金不足問題。加強設施管理維護,加強管護人員技術培訓,對水源、水渠、水管等設施設備進行提質升級,實現農村飲水自來水化、水質安全化、運行管理規范化。配備農村飲水凈化設施及消毒設施,建立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加大水質檢測頻次,采取“線上+線下”形式開展節水、愛水、護水宣傳,設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開展水源地規范化建設,保障水質安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