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山鄉花開 秦巴有約”2025兩岸新媒體鄉村振興采訪直播活動走進漢中市西鄉縣,媒體團深入茶山云海,共同探尋這片千年茶鄉的振興密碼。
千年茶脈:綠葉生金的產業傳奇
西鄉茶產業歷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曾是大西北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如今,這里已建成生態茶園36萬畝,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12.8%,形成以“漢中仙毫”為核心的茶產業集群,斬獲國際國內金獎百余項。2024年,全縣干毛茶產值達38億元,7萬戶茶農戶均年收入超1.5萬元,一片綠葉真正成為富民“金葉子”。
示范園探秘:古今交融的沉浸體驗
在西鄉縣茶產業融合示范園,媒體團開啟了一場沉浸式茶文化之旅。展館通過數字化展陳、互動體驗設備,生動呈現茶葉從古至今的演變歷程。自媒體人薛超在多種互動設備前流連駐足:“這些‘黑科技’讓茶文化‘活’了起來!通過氣味感知、影像互動,年輕人也能直觀感受茶葉分類、功效和制作工藝,這樣的科普方式太有創意了!”展館內,從戰國青銅茶具到現代全自動生產線模型,從茶馬古道沙盤到“漢中仙毫”國際金獎證書,3000年茶史濃縮于方寸之間。
茶旅融合,繪就詩意畫卷
漫步羅鎮茗園萬畝茶園,高架懸空廊道蜿蜒于翠綠茶壟間,民宿點綴山腰,茶園滑道與步道交織成趣。“我們以10個行政村為集群,培育5家茶旅企業、2家市級龍頭,帶動1.1萬群眾端穩‘茶飯碗’。”堰口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趙朝兵指著連綿茶山介紹,“去年茶企收購鮮葉超千噸,對脫貧戶保底高于市場價5%收購,戶均增收4200元。”薛超贊嘆道:“這里的茶園產業化程度遠超想象,既有規模化種植,又有民宿、觀景臺等文旅配套,未來潛力無限!來之前我從未聽說過西鄉,但這里的茶園美景、產業活力和村民笑容,讓我想把‘最美茶鄉’講給更多人聽!”
千年茶馬鈴聲猶在耳畔,而新時代的鄉村振興答卷已躍然紙上。這片承載著歷史與未來的綠葉,正以三產融合之筆,在秦巴山水間書寫兩岸共鳴的綠色詩篇。(作者:張嬌嬌)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