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冰
擴內需,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全面貫徹落實擴內需、促消費決策部署有什么好的做法經驗,還有什么卡點堵點?4月7日至10日,省政協“認真總結‘十四五’、科學謀劃‘十五五’”議題第二調研組,深入了解寶雞在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方面的積極行動和生動實踐。
從連畝成片的獼猴桃產業園,到酒香四溢的工業旅游基地,再到科技感十足的氣象教育科普基地、民俗風情濃厚的西府老街……調研中,調研組直觀深刻感受到寶雞城市和縣域經濟的蓬勃活力——消費場景不斷“上新”、消費內涵持續豐富、消費空間拓展延伸,以數字、綠色、健康等為特征的新型消費正活躍在城市和縣域,成為點燃內需的強勁“新引擎”。
清明過后,氣溫逐漸回升,秦嶺主峰太白山腳下的眉縣獼猴桃陸續進入開花季節。經過40多年的發展,以徐香、翠香、海沃德等20多個品種為主導的眉縣獼猴桃種植規模達到30.2萬畝,年產量達53.9萬噸,綜合產值達到60億元,產業覆蓋了眉縣91%以上的農戶。
“借力高速發展的電商物流行業,我們的獼猴桃已經出口到加拿大、俄羅斯等26個國家和地區。園區內建成各類電商企業485家,快遞物流企業61家,國內只要電商能通的地方,我們的獼猴桃3天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眉縣獼猴桃產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汪午強的介紹,與國家統計局年初發布的一組數據形成對照:2024年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7.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5%,增速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個百分點。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食品類商品增長16%。
乘著電商蓬勃發展的東風,除了獼猴桃,還有寶雞搟面皮產業。從一粒小麥到一張搟面皮,從手工作坊走向產業園區,搟面皮產業的發展,依托的是小麥種植、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寶雞市金臺區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外,一眼望不到邊的麥田綠意盎然。“以我們公司為例,一年需要的小麥在10萬畝左右,直接帶動3000多戶1萬余名群眾實現增收。目前產品也以線上銷售為主。”陜西雜八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煊介紹,“小面皮”要撬動大產業,最關鍵還在于科技創新,以該公司為例,一張搟面皮背后蘊藏著62項專利技術,涵蓋了從面皮制備、洗面沉淀、熟化成型到發酵口味等整個工業化生產流程。
“搟面皮作為傳統美食,靠手工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消費需要,比如決定搟面皮口感的核心環節——發酵,過去發酵靠經驗,現在發酵就要靠科技。”孫煊說,吃搟面皮,還需要油、辣椒、醋等佐料,這些需求也帶動了下游面粉、辣椒面、食醋、油潑辣子等產業的共同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搟面皮相關產品翻山越嶺走進更多家庭餐桌。如今,整個寶雞搟面皮產業的從業人員已超10萬人。
指尖方寸折射消費變化。寶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十四五”期間,寶雞市優化電商環境、創新電商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網商總數突破50萬家,帶動創業就業12.7萬人。兩家企業入選全國縣域數字流通龍頭企業案例,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示范。
“一業興帶來百業旺,一方面是特色農業和特色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農民增收致富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依托產業園區延伸二三產業,寶雞走出了一條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省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西安理工大學教授尹潔說。
“電商已深度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不僅改變了傳統貿易形式,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調研組認為,要繼續鞏固優勢,將本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著力營造良好電商生態,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提升平臺、商家的智能化水平和運營效率,擴大數字消費,賦能產業轉型。
寶雞市北坡勝利塬上,如今成了熱鬧的旅游目的地。這里不僅有集特色美食、休閑娛樂、觀光旅游、非遺研學等項目于一體的西府老街、西府里文化藝術村,還有全國第一個以天文氣象為主題的教育科普基地,這些消費新場景,吸引著八方游客前來體驗打卡。
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寶雞市聚焦文旅商體融合,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文旅消費潛力,累計接待游客4.08億人次,游客總花費2673億元。
“消費新場景能滿足不同收入群體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面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應進一步深化‘消費+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形成消費和產業‘雙升級’的良性互動。比如寶雞還可以秦宮遺址為核心,深度融合非遺文化資源,通過活化利用歷史文化遺產拉動文旅消費,實現歷史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化。”省政協委員、陜西陜哈集團董事長何誠建議。
“寶雞作為工業城市,工業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本盤。近年來,市域三次產業結構經歷深度調整,服務業比重持續攀升并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調研座談會上,寶雞市副市長丁勝仁說,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國際格局演變的宏觀背景下,產業重塑進程加速。“十五五”期間,希望進一步強化政策資源傾斜,加大對寶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副主席李興旺表示,要抓住國家實施“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多措并舉為有潛能的消費和有效益的投資相互促進保駕護航,形成供給優化、消費提升、信心增強的良性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