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陜西美術的變與不變

2025-04-29 09:32:08  來源:群眾新聞  


[摘要]4月2日至15日,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展在西安舉辦,陜西美術工作者創作的300余件國畫、油畫、水彩、版畫、雕塑作品全面展示陜西美術的嶄新風貌。...

  春回大地。 趙望云作

  4月15日,西安美術學院影視動畫系學生在繪圖,為某品牌手機制作二十四節氣“秋分”屏保。

  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入選雕塑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 師念攝

  4月2日至15日,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展在西安舉辦,陜西美術工作者創作的300余件國畫、油畫、水彩、版畫、雕塑作品全面展示陜西美術的嶄新風貌。

  在這之前,陜西138件作品在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上展出,17件進京展覽。這些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緊扣時代脈搏,既弘揚了中華美學精神,又探索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創新,彰顯陜西美術的雄厚實力。

  從長安畫派的誕生到當代藝術家的探索,陜西美術一直在追求藝術與生活、傳統與時代的融合。

  傳承:藝術源于生活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石魯、趙望云、何海霞、方濟眾、康師堯等陜西美術家倡導“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深入現實生活進行大量創作,給中國畫壇注入了一股新活力。長安畫派由此誕生。

  劉文西繼承長安畫派傳統,一生深入陜北采風百余次,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創作了上萬幅作品。其代表作《毛主席與牧羊人》《祖孫四代》《黃土地的主人》等,以史詩性群像,展現了中國農民的精神風貌。

  陜西美術家以長安畫派為旗幟,在傳承前輩優秀作風和創作成果的同時,不斷創新藝術表現手段和方式,取得了豐碩成果。

  4月10日,第十二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復評結果公布,陜西12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融匯了安塞腰鼓、陜北說書等非遺元素的《古韻新風》,正是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劉軍利在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創作的。創作前,他先后3次到延安看秧歌展演。

  同時,作為劉文西工作室老師,劉軍利曾多次跟隨劉文西到陜北采風,創作的《陜北早春》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有一次,我跟著劉文西老師去陜北采風,走了十幾天后,最后一站到達毛烏素沙地。那是下午6點左右,我看見幾十個青壯年在種樹。休息時,他們高低錯落地坐在土堆上,太陽的余暉和他們膚色相呼應,每個人都笑呵呵的。那一幕深深打動了我。”劉軍利回憶。

  這些年,劉軍利深入陜北20余次,完成500余幅速寫。在他看來,采風可以充分了解當地民俗、地貌,以及群眾的精神面貌;速寫能夠記錄畫家感悟生活時最激動的情感。如果是對著照片畫,畫面一定會死板生硬、缺少激情。

  在中國—中亞西安峰會舉辦前,西安中國畫院院長王犇為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創作了15米×5.7米的巨幅畫作《秦嶺新暉》。這幅畫,他整整畫了10個月,光采風就花了3個月。

  “作品想打動別人,得先感動自己。”王犇告訴記者,在一個集體中,創作的勁頭會相互影響。為了創作這幅畫,他和團隊成員以秦嶺北麓終南山段為核心,幾乎把所有山峰、峪口都實地走了一遍。

  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中,西安中國畫院有12件作品入選。其中,范朋杰的《桑榆晚晴》是他在周至駐村一年,積累大量鮮活素材所作;左洋為創作《榨油》,長時間在老油坊里觀察老手工藝人,夏天被蚊子叮咬得滿臉是包;倪超為創作《城市煙火》,在小南門早市泡了好幾個月,將近300個各色人物在清晨集市中的互動場景生動呈現了出來。

  范朋杰介紹:“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我在周至駐村幫扶。村里老人多,我經常跟他們互動。端午節,我和老人一起包粽子,重陽節為他們理發,冬天給他們送圍巾。一來二去,大家變得特別熟?!渡S芡砬纭肪褪且赃@群老人為主題創作的,獲得第四屆陜西美術獎銅獎。”

  創新:筆墨當隨時代

  4月11日,記者來到位于龍首原的陜西國畫院。一進大門,就看到長安畫派代表人物方濟眾的雕像。

  1981年,在方濟眾、羅銘等人的大力倡導下,陜西國畫院成立。建院40多年來,畫院畫家在國家級大展中累計獲得金銀銅等大獎近50項。

  在院長張華看來,創新是藝術家最重要、最可貴的品質。今年初,“山河如畫——陜西國畫院2024年中國畫展暨黃河西藏新疆主題匯報展”舉辦,展出20名畫家歷時兩個月采風創作的300余幅作品。

  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高陽表示:“此次展覽表現內容之豐富、技法水平之創新、涉獵題材之廣泛、與時代結合之緊密,在陜西近年來的美術展覽中極具代表性與典型意義。”

  “一定要畫出新意。即使是寫生,一天中的作品,上午也要和下午的不同。”陜西國畫院副院長耿齊說,“我有時會把寫生作品打亂放一起,隨便拿出一張也能想到它是什么時候在哪兒畫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環境不同,技法、認識也是不一樣的。”

  耿齊2005年從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畢業后來到陜西。他說:“這些年,我深受長安畫派的影響,尤其是他們對生活的關注、對藝術的創新。”

  耿齊深深眷戀著中國傳統文化。每當感到困惑時,他都會從古人的經典中尋找突破,但師古不泥古。在他看來:“如果不去創新,作為個體的體驗感和存在價值就不存在了。”

  耿齊的畫關注個人情感和文化追求,同時融入時代精神。他的作品曾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行進一帶一路 對話中華文明”國際美術邀請展等。

  石濤曾說“筆墨當隨時代”。雕塑藝術亦是。雕塑不僅是對社會現象的直接反映,還是對時代精神、審美趨向的深刻提煉與象征性表達。

  近年來,陜西省雕塑院院長馬輝的11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23年,馬輝團隊創作的“一帶一路十周年紀念群像”入選中國文聯重大創作資助項目。馬輝說:“2017年至2019年,我有幸參與了國家主題性創作計劃。那3年,我深刻意識到雕塑要有使命感,作品的背后要折射一個時代、一段歷史。”

  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中,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老師強飛龍的作品《秦嶺茶韻——三秦楷模張淑珍》入選進京展。作品以童話般的敘事手法與山花爛漫的構圖設計,細膩捕捉了張淑珍的模范事跡與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了鄉村振興背景下楷模人物的時代價值與社會意義。

  今年,省美協將聚焦自然生態、紅色文化、歷史文脈、鄉村振興等8大主題30個選題,開展主題性美術創作活動,不斷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打造一批能夠代表陜西美術高峰的名作。

  堅守:作品服務人民

  趙望云曾說:“我是鄉間人。畫自己身歷其境的景物,在我看來是一種生活上的責任。我要將這種神圣的責任,作為終生生命之寄托。”

  陜西美術,不變的永遠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變的是不斷適應時代和大眾審美的創新與探索。

  3月22日,“著手成春——書畫家的鄉村敘事”展覽在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開幕。關中忙罷藝術節總策劃、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武小川介紹,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希望能通過展覽激發更多藝術家的創作熱情,重塑鄉村文化空間。

  2018年,西安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師生成立關中藝術合作社,在蔡家坡村開展社會藝術實踐。他們與西安市鄠邑區政府合作,以“藝術村長”制度為核心,引入藝術家駐村創作,同時改造房屋、設計景觀,逐步引入終南戲劇節、生態藝術節等,讓鄉土變為藝術空間。

  如今,關中忙罷藝術節已舉辦六屆,會聚了20余所院校900余位藝術家、開展了120余項活動,助推蔡家坡村的旅游綜合年收入超1400萬元。2024年,關中忙罷藝術節作為陜西唯一案例,入選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不只是鄉村,西安美術學院還打破校園高墻與審美的藩籬,推動藝術充分融入城市肌理。學院跨媒體藝術系主任王檬檬介紹,依托“西美畢業季VS西安城市藝術季”項目,學生的300余件作品以多種形式在校外展區亮相,得到社會高度關注。尤其是在老城根G-PARK展區,學生的作品吸引眾多年輕人打卡。

  秦漢新城秦文明廣場有座長50米、高6米的大型秦文化雕像,展示了商鞅變法、徙木立信、三公九卿、統一貨幣等場景。這件作品是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上百名師生在2020年至2022年間共同完成的。學院雕塑系主任陳曉春介紹,雕塑系創建75年來,師生創作了大批城市雕塑作品,包括大雁塔南廣場的玄奘雕塑、大雁塔北廣場唐代精英人物組雕、大唐芙蓉園唐代詩魂大型組雕等,還有多件作品被永久陳列在北京、長春、福州、上海、青島等城市的國際雕塑公園中。這些雕塑有效提升了城市環境品位,活躍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美術工作者要將目光轉向人民,將美術作為關注社會民生、助力國家發展的有效社會工具。1999年出生的孫雪怡目前是西安美術學院研究生。大四畢業時,她創作的《親愛的請演奏我吧》關注并回應家庭暴力社會話題,獲得“明日視線獎”的全場大獎。

  當今,陜西美術工作者已不再局限于美學追求,而是賦予美術更高的使命。2024年,西安美術學院師生設計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采用、“珠峰標高測量標識”被國家部委采用;學院首部聯合攝制電影《心之所向》在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首映,并入圍“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副教授于樹耀擔任美術指導、帶領師生團隊參與拍攝的國產電影《生息之地》,榮獲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

  “美術作品只有走進大眾生活,才能真正發揮社會影響力。”陜西省美協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表示,“我們將秉持長安畫派優秀傳統,以文藝為民、服務社會、傳承文明為目標,持續講好陜西故事、中國故事、絲路故事,助力陜西文化強省建設。”(群眾新聞記者 師念)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陜西美術工作者 當代藝術家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巴楚县| 宁南县| 昭觉县| 临城县| 泰宁县| 修水县| 布尔津县| 日喀则市| 偃师市| 收藏| 嘉祥县| 三台县| 天津市| 五常市| 隆回县| 定南县| 保德县| 砚山县| 阜宁县| 岫岩| 黄梅县| 通江县| 吴桥县| 格尔木市| 赫章县| 宁陵县| 永和县| 陆丰市| 海门市| 岗巴县| 保定市| 绥芬河市| 岐山县| 江达县| 色达县| 博乐市| 武强县| 蓬莱市| 红桥区|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