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工業企業中八成以上為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49.5%——
民企撐起陜西“半邊天”
“陜西民間投資保持高位增長,民企成為穩預期、穩增長的新引擎,民營經濟后發、趕超效應逐步顯現。”4月27日,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解讀一季度陜西經濟數據時說。
據4月23日公布的陜西經濟“首季報”,2025年一季度,陜西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近五成,同比增長21.3%,增速較2024年全年加快14.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增速20.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投資增長8.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占陜西GDP的比重增加至49.5%。
民間投資“步調”持續加快,民企撐起“半邊天”,吳剛認為主要得益于政策疊加效應釋放、營商環境優化以及民企發展信心提振。
“十四五”以來,陜西落實國家政策、出臺多項舉措、開展“三個年”活動,從科創培育、投資促進、金融賦能、助企紓困等維度發力,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和優勢產業項目建設,激發民企活力,壯大民營經濟,推進高質量發展。
“我們看中了民企在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機遇。”陜西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祥勇說。該公司落戶商洛市,正在打造集無人機研發、生產、培訓和算力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填補陜南地區高端無人機規模化生產空白。
“航空、軍工等高技術產業對民企開放,產業升級需求為民企發展提供了沃土。2020年至2023年,我們的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59.28%。”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鵬總結公司發展原因時說。該公司如今已是行業佼佼者。
省統計局統計,2025年3月末,陜西86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八成以上是民企。這些民企是拉動全省工業投資增長、工業產值增加的主力。
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民企聚鏈成群,帶動陜西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圓片、民用無人機、3D打印設備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技術產品產量迅猛增長。
民企深度融入產業鏈群建設,增厚陜西產業“家底”,加速陜西產業格局重構。“全省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占比提升,民間投資、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升級類消費需求旺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清升說。
(記者 楊曉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