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曌瓊 劉楓 梁易煒
作為中國最早的商幫之一,秦商發軔于周秦,盛于漢唐明清。歷經幾千年,秦商形成了覆蓋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網絡,全球陜西商會注冊會員達5萬多家,在新時代續寫著新的精彩華章。
在“厚德重道、勇毅精進、融創實干、義利報國”精神的激勵下,廣大秦商扎根陜西、擁抱世界,積極融入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成為陜西富民興業的“金疙瘩”、對外合作的“金招牌”、展示形象的“金名片”。
今年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出“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的殷切希望。新征程上,如何進一步發揮秦商大會平臺作用,更好凝聚秦商力量、賦能陜西發展?5月20日,秦商大會期間,記者邀請與會嘉賓共話陜西發展新藍圖。
記者:在傳承發展“厚德重道、勇毅精進、融創實干、義利報國”的秦商精神方面,2025年秦商大會進行了哪些創新?
秦商總會會長崔榮華:秦商大會不僅是一場商業盛會,更是一次跨越千里的“精神歸鄉”。全球秦商從五湖四海奔赴陜西,帶著項目、技術、熱情回到這片熱土,秦商群體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力量令人振奮。
今年的秦商大會,其中一項議程是發布《新生代秦商倡議》。這不僅有利于凝聚新生代企業家,通過理念革新、模式創新和生態重構為秦商群體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更是對秦商精神的致敬和傳承。我們希望可以為中國民營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記者:再次回到陜西,您有怎樣的期待?您認為陜西在吸引投資方面有哪些優勢?
秦商總會副會長、山西聚德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厚德:陜西高度重視秦商群體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在外地工作的陜西人,我特別希望投資陜西、回報家鄉。陜西科教資源豐富,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加上近年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落地顯效、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陜西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通過秦商總會這個橋梁紐帶,陜西積極協調資源,為廣大秦商排憂解難,讓我們倍感溫暖。如今,在山西的秦商會員企業已發展到300多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繼續推動兩省企業交流合作。
記者:目前,全球秦商服務網絡遍布全國各地,覆蓋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秦商在拓展中亞市場方面有哪些發展成果?
中亞秦商會會長、Let’s Go Drinks總經理王權剛:近年來,陜西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規模持續擴大,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實力實現跨越提升,讓我們海外秦商很受鼓舞。大家都很有沖勁,在很多領域有了新成就。特別是中國—中亞西安峰會召開以來,在中亞的秦商發展機會越來越多。過去,我們的會員企業多深耕傳統產業領域,現在正順應發展需求,在金融、保險、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布局發展。
如今,陜西聚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以開放姿態迸發出與時俱進的奮進力量。這次參加秦商大會,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對家鄉產業建設、發展機遇等方面有了更深了解。我們會積極與相關企業接洽,促成務實合作。
記者:陜西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廣大秦商的奮斗與創新。新時代秦商的發展機遇有哪些,秦商總會為此進行了哪些探索?
秦商總會黨委書記劉阿津:陜西的發展機遇也是秦商的發展機遇。秦商是陜西富民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秦商總會和廣大秦商積極參與陜西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等重點工作。特別是圍繞陜西富硒產品產業鏈發展,秦商總會籌劃了一系列活動,組織60多家企業到安康市進行實地調研,參觀富硒產業園,推動園區與鏈主企業對接。我們將圍繞富硒產業發展撰寫科研報告,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助力更多產業鏈企業在陜西實現更大發展。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