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康寧、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副行長李彤介紹了助企融資紓困、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今年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較去年加快2.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4個百分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聚焦聚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匹配24家銀行機構為主辦行和參與行,面向全省34條工業領域重點產業鏈、1794家重點企業,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制定供應鏈金融專項授信政策,將資金有效注入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提高產業鏈整體運營效率和運轉能力;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光子產業鏈、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產業鏈為試點,指導金融機構將高校技術專家意見嵌入授信審批、風險管理等內部信貸流程,破解金融服務高科技企業和項目的難點堵點,優化金融支持產業鏈發展模式。2024年,全省34條工業領域重點產業鏈貸款余額5161.1億元,全年新增發放貸款3202億元。今年一季度末,全省重點產業鏈貸款余額5563.22億元,新增發放貸款1158.10億元。
今年一季度,各合作銀行新增信貸投放共計1135.3億元,支持我省中小微企業12.83萬戶。截至目前,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累計入庫陜西企業6989家,助力286家企業融資86.53億元。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認真貫徹落實總行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化信貸政策指導,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和可持續性。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三類十項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一是數量型政策。自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階段性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由此前的5%降為0%。據測算,預計此次降準為全省釋放長期資金約200億元。二是價格型政策。自5月7日起,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推動銀行加力支持經濟結構轉型。三是結構型政策。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
今年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及轄內分支機構累計向金融機構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超230億元。對農業銀行縣級三農金融事業部執行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全省釋放長期資金約15億元。2025年3月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7.35%,一季度新增貸款1998.45億元。
截至3月末,全省科技型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4146.03億元,同比增長13.07%,高于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5.7個百分點。全省工業重點產業鏈貸款融資增速11.7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4.4個百分點,34條產業鏈中有20條產業鏈貸款增速高于全省貸款平均增速。全省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1.15%;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135.53億元,同比增長17.19%。
(記者 李彥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