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6月3日,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日前,龐家河金礦465kWp(千瓦峰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標志著陜西企業在“光伏+礦山”清潔能源應用領域取得新突破。
該項目由陜西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寶雞陜分公司投資建設,是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推動傳統礦業綠色轉型的重要實踐。
陜西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團隊憑借專業的技術與精細化管理,高效完成了設備安裝、線路鋪設、系統調試等一系列工作,項目工期較原計劃縮短13.3%。
據測算,該項目年均發電量約44萬千瓦時。這些清潔電力將優先供礦山生產使用,有效降低企業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從環保效益來看,項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52噸、二氧化硫10.56噸、氮氧化物5.28噸。
該項目的成功投運,不僅為當地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了新范例,也為礦業企業探索“光伏+礦山”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記者 沈謙)
陜西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審計
6月3日,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維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該廳近日組織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審計。
審計工作主要關注2022年至2024年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榆林、商洛、楊凌示范區及有關部門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重點聚焦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于生態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三北”工程建設管理運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和荒漠化綜合防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和水源地保護、加快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國土空間和生產力布局、固體廢物處置與循環利用、加大濕地保護和修復力度,以及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情況。
省審計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此次審計工作采用上審下、交叉審、同級審相結合的方式,由省審計廳統一制定審計工作方案、印發審計通知書、指導現場審計、形成專項審計報告并督促問題整改。專項審計工作預計7月底形成審計結果報告,并發出整改建議函。(記者 田若楠)
西安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工作
5月29日,記者從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日前,《西安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2025年落實措施》印發,明確了7個方面24項重點任務。
在交通運輸領域,強化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標桿城市建設,包括車輛新能源化替代、建設“零排放”綠色物流貨運車隊、建設一批低碳近零碳公交亭等;完成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和國一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任務、完成在用渣土車和商混車新能源或國六排放標準替代、打造清潔運輸先行區等。
《措施》要求,從遴選標桿園區、創建標桿企業、遴選優秀案例等方面培育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標桿,包括推動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綠色工業園區創建、推進3個省級低碳近零碳園區建設,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00戶、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20個以上,以及圍繞能源、交通、工業、環境治理等領域創建10個以上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優秀案例等。
“西安將從將碳評納入環評、將碳排放信息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等方面探索創新政策制度,從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階段性評價、編制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清單、摸清溫室氣體排放底數、開展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全口徑核算、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升協同能力。”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措施》還對工業、環境治理等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提出要求。(記者 李欣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