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保溫箱里的5只朱鹮寶寶。 受訪單位供圖
6月11日,記者從延安市寶塔區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獲悉:今年5只延安朱鹮寶寶成功孵化,另有3枚卵已經破殼,3枚卵正在孵化。加上去年成功孵化并已健康長大的3只朱鹮,從洋縣引進朱鹮在延安本地孵化寶寶或將達到14只。這標志著延安的朱鹮人工繁育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朱鹮種群在陜北地區的壯大再添新希望。
近年來,延安市持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濕地恢復等生態工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為朱鹮的生存和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2023年10月,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從“朱鹮之鄉”漢中市洋縣引入20只朱鹮,開啟了陜北地區朱鹮人工繁育和放飛試驗的探索。引入后,林場工作人員對朱鹮悉心照料,為其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和充足的食物。2024年3月,朱鹮在延安產卵,并成功孵化出3只幼鳥,實現了朱鹮在延安繁育零的突破。
“去年孵化的3只朱鹮寶寶已經健康長大,長到100天的時候就已經分不出哪只是洋縣朱鹮哪只是延安朱鹮了。”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副場長賀曉霞說,為確保朱鹮健康成長和繁殖,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采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在朱鹮產卵期,減少外來人員干擾,增加牛肉等高蛋白食物投喂,以提高朱鹮產卵率和卵的質量。同時,為朱鹮搭建舒適的巢窩,安裝監控設備,實時掌握朱鹮的生活狀態和繁殖情況。
賀曉霞介紹,朱鹮在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的成功繁育,是探索朱鹮在高寒地區適生能力的重要成果,對于恢復朱鹮遷徙習性、實現朱鹮重現歷史分布地具有重要意義。(群眾新聞記者 王婕妤 通訊員 王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