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應邀介紹了“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效。
拓展醫療服務供給
讓關懷“看得見、摸得著”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嵐說,今年以來,省衛生健康委主動回應群眾健康新期待,指導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積極開設體重管理、心理、睡眠、青少年近視、藥學、疼痛等新型門診,有效覆蓋健康管理服務領域,截至目前,全省199家醫療機構開設了體重管理門診,154家醫療機構開設了心理門診和睡眠門診。優化門診服務時間,推動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節假日門診,鼓勵提供延時門診服務,解決上班族、學生族就醫時間沖突問題。
在落實基層醫療服務便民惠民措施方面,全省95%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提供高血壓、糖尿病長處方服務,基本實現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及周末接種,給群眾帶來更多便捷。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基本公衛融合,重點人群簽約率超80%,65歲以上老年人及高血壓、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嚴重精神障礙、肺結核等5類重點慢病規范管理率達到國標。
在優化中醫藥服務供給方面,我省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持續深化“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惠民活動,分層次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中醫優勢特色專科,建成了一批以雁塔區電子城二〇五所社區、平利縣老縣鎮衛生院為引領的基層中醫館,進一步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連續十三年設立中醫館建設專項資金,實現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覆蓋。在全省遴選有條件的村衛生室建設中醫閣3200個,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優化醫療服務方式
讓患者“少跑腿、少等待”
“目前,全省91%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147個檢查檢驗項目納入互認范圍。”趙嵐說,為優化服務秩序、重塑服務鏈條,全面提升門診服務效能,省衛生健康委倡導開展“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在省級層面遴選確定6家委直委管醫院開展試點,11個市(區)結合工作實際穩步部署推進;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力解決重復檢查檢驗問題。
積極創新住院服務模式,推行日間手術,優化術前評估、術后觀察流程,縮短患者住院周期,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醫療資源利用率。鼓勵開展住院費用“當日出院、當日結算”,提供云端打印病歷、病歷郵寄等服務,減少患者往返醫院次數。探索開展免陪照護服務,讓患者在住院期間,由護士或醫院聘用的醫療護理員提供生活照護服務,解決“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難題。趙嵐說,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2家醫院開展日間手術,401家醫院實現住院費用當日結算。遴選確定80家醫院開展“無陪護”試點工作,將在總結典型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在提升患者診前體驗方面,推動三級公立醫院全面實施非急診預約就診制度,有效縮短群眾候診時長。同時,充分考慮特殊人群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在推廣線上預約的基礎上,保留并完善線下掛號服務,建立特殊人群就醫綠色通道,配備輪椅等輔助設備,保障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就醫權益。
聚焦群眾醫療需求
讓服務“可感知、有溫度”
今年以來,我省不斷優化群眾就診環境,將關心關愛融入就醫場景,指導醫療機構優化空間布局,規范院內各類標識,方便患者就醫。趙嵐說,省衛生健康委指導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院領導接待日”活動,暢通醫患溝通渠道,及時發現并解決醫療服務全流程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在醫患關系構建方面,我省以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為目標,制定陜西省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重點任務及工作清單,從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醫療衛生機構人文關懷建設、崇高職業精神弘揚三個維度協同發力,不斷提升醫學人文關懷水平,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趙嵐表示,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智慧醫療建設,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為全省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高效、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實習記者 王朝輝 記者 殷博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