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記者從安康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上半年,安康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水平取得跨越式突破,電子化交易率高達97.34%,不見面開標項目占比超86%。
數字引擎驅動,交易駛入“快車道”。安康全力打造智能化交易平臺,上半年1828個項目實現全流程“指尖辦理”,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投標;創新“云端評標”模式,與呼和浩特、巴彥淖爾等全國13個地市建立遠程合作機制,完成跨區域項目63個,同比增長31.25%;在交通工程領域率先實施“暗標盲評”項目60個,有效降低人為干擾,筑牢公平競爭基石。
企業包袱做“減法”,市場活力做“加法”。安康推進“信用承諾替代現金”改革,20個政府投資項目試點信用擔保,直接免交保證金2074.1萬元,惠及329家中小企業;電子保函全面推廣,在線開具電子保函1045筆,為企業減少占用流動資金9399.7萬元;創新“中標貸”服務打通融資快車道,中標企業資金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重點項目跑出“安康加速度”。“評定分離”改革在9個政府投資工程中落地生根,涉及資金5.04億元,招標人自主擇優選擇中標單位,項目質效雙升;“項目管家+綠色通道”全程護航機制為40個省市重點項目配備服務專員,壓縮交易周期,保障高效落地;“12345+交易”評價直通車實現市場主體訴求即時響應,連續收獲100%好評。
透明監管筑牢公平防線。安康推行招標計劃“早知道”,提前30天發布項目信息442條;制定專家及代理機構行為規范等系列制度,明確負面清單;智慧監管實現行業監管、紀委監委、審計部門全程在線協同,55個監督投訴渠道清晰公示,確保投訴“零積壓”。
(實習記者 龐浩楠 首席記者 唐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