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鄢德奎反映,箭河口拐彎處道路塌方80多立方米,出行不便。”近日,山陽縣漫川關鎮猛柱山村第三片區片長徐德旺翻著民情日志說,他第一時間向村委會反饋后,村“四支隊伍”隨即設警戒線、安排挖掘機清理,經一天一夜作業清理完落石后,最終道路通暢,保障了村民出行與安全。
山陽縣漫川關鎮猛柱山村720名常住人口被劃入16個片區(網格),16名網格員分片負責,他們成了村民生活的“百事通”、村里平安的“千里眼”、化解矛盾的“萬能鑰匙”。三組網格員徐立意日常巡查時,發現村民吳大菊家線路老化,當即找來電工更換;五組網格員楊守華在田間撞見兩戶因地界爭執不下,當場用“黨員說理”的方式蹲在田埂上化解了矛盾。“咱村網格員熟鄉情、知民意,是鄰里關系的‘潤滑劑’,早已成了鄉村治理離不了的好幫手。”村黨支部書記章拔儉指著墻上的網格分布圖說。
這些細致入微的治理場景,正是近年來漫川關鎮堅持黨建引領,將基層黨組織體系與網格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成“一張網”,以“微網格”這根“針”串起基層治理“千條線”,讓治理效能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漫川關鎮堅持黨建引領,將基層黨組織體系與網格治理體系深度融合,以“微網格”串起治理“千條線”。全鎮16個村(社區)、117個村民小組,共劃分335個片區(網格),按照“精準選人、精細明責、精心育人”思路,遵循“居住相鄰、易于集中、便于管理、務實管用”原則,著力打造一支335人的政治素質強、群眾威信高、作用發揮好的網格員隊伍,形成“小事網格結、大事支部辦、難事黨委抓”的響應模式。黨政班子成員、黨支部書記、黨員等力量全部納入網格,網格員帶著“民情記錄本”走村串戶,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記在紙上、落在實處。
閆家店社區停車難曾長期困擾居民,節假日鎮區街道擁堵嚴重。社區黨支部將其列在“支部辦實事”清單首位,包村黨員干部帶頭深入網格走訪,聯合網格員收集200多條居民建議,摸清“車位缺口350個、進出通道不暢”等癥結。隨后,社區黨支部主動向上級匯報,協調資源推動停車場項目獲批。目前,由黨支部全程監督的停車場連接橋正加緊施工,350個規劃車位將有效緩解難題。
鎮農綜站站長權興文作為網格包聯干部,在入戶走訪時發現袁學斌家門前河道堤岸因洪水沖刷出現半米寬豁口,河水侵蝕房屋地基。他當即在網格微信群上報險情,鎮黨委同步啟動“站所聯動”機制,協調施工隊當天進場勘察、制定方案。經幾日加固施工,堤岸險情解除。事后,袁學斌將寫有“盡職責一心為民,解難題心系群眾”的錦旗送到鎮黨委,感謝黨組織牽頭解民憂。
在黨組織引領下,法治與德治協同發力。閆家店社區黨支部牽頭制定內容包含社會治安、消防安全等五大類的村規民約;喬家村黨支部將“紅白喜事禮金不超100元”寫入村規并組織黨員帶頭執行。335名網格員還化身普法宣傳員,上月在漫川關街開展《民法典》宣傳,幫小吃店主王師傅化解租門面房糾紛;“移風易俗宣傳月”中,黨員帶頭不辦升學宴,帶動村民改變了大操大辦的老習慣。去年評上“文明家庭”的古鎮社區居民陳遠香,把獎牌掛在堂屋,說:“這比啥都體面!”
如今的漫川關鎮,網格里的小事有人管,村里的大事眾人商,黨組織的組織力正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新效能”,織就千家萬戶的幸福圖景。(通訊員 蘇曉菊)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