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07:49:00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高翰軒
聚焦國歌規范普及的建議被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直面易地搬遷房子、設施痛點問題的社情民意信息催生專項惠民政策出臺……在鎮安秦嶺山水間,一條條源于田間院壩的民意信息,正通過系統性機制成為助力民主科學決策的“金鑰匙”。
2024年以來,鎮安縣政協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作為撬動民生改善、精準參政的核心支點,系統性構建起“制度賦能、渠道下沉、精準聚焦”的全鏈條工作機制,累計收集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民情370余條,轉化報送高質量信息190余篇,被全國政協采用1篇、省市政協采納66篇、省市縣各級領導批示22篇,推動解決民生痛點難點問題67項,真正讓“小信息”成為驅動縣域治理的“源頭活水”。
制度賦能——
構建高效運轉的民意“中樞”
為確保基層聲音直達決策、惠民舉措落地見效,鎮安縣政協著力構建起權責清晰、流程規范、導向明確的制度體系。
——健全責任體系,凝聚工作合力。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精準履職、服務民生的重要抓手,建立了由主席會議牽頭抓總、分管副主席協調推進、辦公室統籌管理、專委會分工協作、信息中心具體承辦的責任落實機制,為信息高效流轉提供組織保障。
——完善運行機制,規范工作流程。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實踐中注重目標引領與質量優先,對委員、專委會等提出合理的年度信息報送參考目標,如每名委員每年至少反映1條有價值的信息,將反映社情民意作為評價委員履職的重要內容,重在展現服務民生的貢獻與價值,通過成果反饋、案例分享、肯定付出,持續激發內生動力,讓履職為民的價值感更加充盈。
——嚴格審核把關,提升信息價值。建立“信息員精編-辦公室初審-秘書長復審-分管主席核定-主席簽發”五級審核機制,嚴把信息政治關、質量關、實效關,確保反映情況準確、分析問題深入、提出建議可行。對重要信息輔以深度調研,力求建議更具操作性,推動“金點子”轉化為“金鑰匙”。
渠道下沉——
織密感知末梢的民情“網絡”
為確保民意收集廣泛深入、靈敏高效,鎮安縣政協雙管齊下,既注重拓展多元平臺,又注重建強專業隊伍。
——建強隊伍,匯聚多元智慧。在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基礎上,著力優化信息工作力量結構,構建“政協委員+特邀信息員+專委會+政協基層組織”的協同工作格局。組建了一支由43名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熟悉縣情民意的黨政干部、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組成的“特邀信息員”隊伍,作為信息工作的骨干力量,有效彌補了政協視角局限,提升了信息的專業度和代表性。改變傳統灌輸式培訓,舉辦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訓會8期,注重邀請專家授課與開設“優秀信息員講臺”相結合,以“身邊人講身邊事、同行教同行”的方式,分享選題方向、調研方法、撰寫技巧和轉化心得,提升信息工作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實戰能力。
——陣地前移,延伸感知末梢。依托覆蓋全縣的委員工作室、鄉鎮(街道)政協聯絡組,特別是在高峰鎮漁坪村、月河鎮羅家營村農家小院等區域創新設立的“社情民意信息收集點”,將信息收集平臺直接建在群眾身邊,縮短信息傳遞鏈條,打通民意上傳“最后一米”。
——創新方式,傾聽原味民聲。積極運用“板凳議事”“大碗茶”等群眾喜聞樂見、輕松開放的說事形式,組織委員和信息員深入田間地頭、社區樓宇,與群眾面對面“嘮家常”“聽心聲”,在拉近距離、營造輕松氛圍中捕捉最真實、最鮮活的民意訴求。
精準聚焦——
打造轉化顯效的參政“硬核”
鎮安縣政協堅持質量導向,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和民生福祉精準選題、深入調研、推動轉化,確保信息“提得準、說得對、辦得了”。
——聚焦“國之大者”“省之要者”,服務發展大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秦嶺生態保護等“國之大者”“省之要者”,精準選題、深入調研。報送的《加大數字科技賦能守護秦嶺綠水青山》《疏通易地搬遷后扶堵點提升脫貧人口幸福指數》《以“秦嶺云海”為鑰 啟陜南旅游新篇》等高質量信息,其中有多篇被省市政協采用并獲領導批示,為上級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特別是《以標準發布為契機嚴肅國歌曲譜規范使用》的信息被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彰顯了“小信息”發揮的“大能量”。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民生痛點”,傳遞百姓呼聲。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聚焦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報送的《建立四個機制 破除野豬成災》信息,直擊群眾農業生產痛點,有效推動了野生動物致害防控補償機制的完善;《整治“天價彩禮”移風易俗勢在必行》等建議,回應社會關切,助推文明新風;《關于降低商洛市中心城區道路臨時停車費用的建議》等信息,關注民生細節,推動“延長免費時間”“差別收費”等惠民措施落地。
——聚焦協商成果轉化,釋放履職綜合效應。緊扣打通協商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要求各專委會在組織專題調研、常委會會議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等履職活動后,及時梳理提煉會議發言、調研報告中的核心觀點和務實建議,轉化為高質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如,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成果提煉的《關于優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經辦流程的建議》,有力推動了相關流程的簡化優化;針對“基層社會治理”專題調研形成的《理清公私關系 夯牢集體經濟發展根基》等信息,促進了相關領域問題得到解決。
“讓采自秦嶺院壩的‘小信息’真正成為增進民生福祉、服務發展大局的‘大力量’。”鎮安縣政協的實踐表明,系統性構建社情民意信息“全鏈條生態”,是打通基層聲音上傳“堵點”、將政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徑。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