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璐 文/圖
“再敬一次軍禮,新的征途上,不忘曾經是軍人……”7月29日,西安市未央區三橋街道車劉社區活動室里歌聲嘹亮,82歲的老兵宗幀祥高歌一曲,將在場眾人的思緒帶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60余名老兵不約而同地跟著哼唱起來,拉開了“向老兵致敬,為老兵再戴一次大紅花”活動的序幕。
志愿者莊重地為老兵佩戴大紅花
此次活動由西咸新區慈善會、省慈善協會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務隊、西咸新區尊老愛幼助殘服務隊聯合主辦。活動現場,志愿者手捧大紅花,莊重地為每一位老兵佩戴在胸前。老兵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過往歲月的懷念和對今日生活的珍惜。隨著音樂響起,老兵們輪流上臺分享自己的軍旅故事,那些關于青春、關于奉獻、關于榮譽的記憶在活動室回蕩,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當志愿者為92歲的呂福定老人整理胸前的大紅花時,他激動地說:“當兵是我這輩子最光榮的事。”呂福定1951年入伍,曾是一名軍醫,退役后依然堅守在醫生崗位上,“救死扶傷”的信念早已融入他的生命。
呂福定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他講述自己的經歷時,聲音依舊鏗鏘有力。他說:“在戰場上,我們肩并肩,共同面對生死考驗,那份戰友情誼,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呂福定的話語讓在場的年輕人感觸頗深,大家表示,要從老兵身上學習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
“老兵是我們的榜樣,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雖然我已經退役,但軍人本色永不褪色。”活動現場,32歲的年輕退伍軍人楊豪杰深情向老兵們致敬,并分享了自己的從軍經歷。
“今天再次戴上大紅花,我心里特別激動。記得有一次,在-30℃的戶外,我負責安裝天線,當時天氣異常寒冷,手腳都快凍僵了,但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必須圓滿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后,首長看到我凍僵的手,二話不說就把我的手焐在他懷里,足足焐了半小時……”老兵徐先生說。
聽完老兵們的分享,現場掌聲雷動,每一位老兵的講述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讓在場的志愿者沉浸在那段光輝的歷史之中。這些老兵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一段段不朽的傳奇。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來者的道路。
89歲的志愿者梁先生深有感觸地說:“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致敬活動,更是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軍人的擔當和奉獻。”
“這些80多歲的退役老兵還在堅持做志愿服務,他們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我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用手機認真記錄老人們故事的年輕志愿者張俊豪堅定地說。
活動中,退役老兵還收到了鮮花、證書和畫作等紀念品,這些紀念品承載著對老兵們的崇高敬意和深切關懷。
省慈善協會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務隊理事長溫西順表示,此次“向老兵致敬,為老兵再戴一次大紅花”活動,不僅是對老兵的深情致敬,更是對紅色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正是有了這些無私奉獻、英勇奮斗的老兵,才有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都能銘記老兵們的付出與犧牲,傳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兵曾經歷的烽火歲月,還是年輕退役軍人如今的青春堅守,你們都用‘軍人’這兩個字完美詮釋了什么是擔當!西咸新區慈善會將一直把擁軍優屬工作做好、做扎實,讓尊崇與溫暖陪伴在每一位退役軍人身邊。”西咸新區慈善會會長馬忠平向退役軍人表達了誠摯的敬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