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南瓜迎來上市期,依托規模化種植和訂單化銷售模式,定邊縣南瓜憑借過硬的品質和獨特風味,正暢銷全國市場。
走進定邊縣磚井鎮孫坑村呂世雄的南瓜地,翠綠的藤蔓爬滿田壟。一個個南瓜藏在葉下,表皮透亮,瓜形飽滿。不遠處的田邊,兩個蜂場的蜂箱整齊排列,蜜蜂嗡嗡地在花間穿梭——這是呂世雄特意聯系來的“授粉幫手”。有了蜜蜂幫忙,南瓜坐果率高了,個頭也更勻稱,產量比往年明顯提升。
“今年種了1000多畝南瓜,一畝南瓜大概能產個三千斤,然后一斤按現在市場價格一塊錢,預計收入能達到300萬元。”呂世雄說。
呂世雄的豐收,生動詮釋著定邊縣磚井鎮孫坑村南瓜產業的蓬勃發展。多年來,孫坑村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土地,統一引進優質品種,推廣蜜蜂授粉、配方施肥等科技手段,改變以往散戶零星種植、品種雜亂、路邊擺攤的局限,南瓜種植正承載著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甜蜜希望。這一切的根基,在于綿沙黃土——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造就了干物質含量高達19%、口感綿密風味濃郁的優質南瓜。過硬的品質,串起了從田間直通市場的產業鏈。
磚井鎮孫坑村黨支部書記張俊福介紹:“我們的南瓜從以前幾百畝,今年增加到2800畝,主要以紅南瓜或貝貝南瓜為主。紅南瓜每畝產4500斤到5000斤,貝貝南瓜從3500斤增產到4000斤,每畝一年的穩定收入三千元左右,給部分群眾每年能帶來八九萬元的收入。”
好瓜不愁賣。定邊縣磚井鎮孫坑村的南瓜名氣早已傳開,山東、云南、西安等各地訂單紛至沓來,本地批發商直接上門收購,線上拼多多、美團平臺也成了新渠道。從地頭采摘到打包發貨,新鮮的南瓜帶著泥土氣息,最快兩三天就能奔赴全國各地市場。
“我們是從云南那邊過來,發現這邊南瓜品質、口感、含糖量都比較豐富。我們那邊市場需求量也大,我們每年都過來這邊大量地收購。”云南客商崔健說。
產業興,就業旺。南瓜種植不僅讓種植戶增收,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家門口就業。摘瓜、打包、裝車,一道道工序需要人手,許多本村或者是鄰村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定邊縣磚井鎮孫坑村的南瓜產業,是定邊縣瓜菜種植的一個縮影。2025年定邊縣南瓜種植面積約2萬畝,預計產量3萬噸,產值3600萬元。通過打造7000畝標準化基地,主推優選品種,推廣配方施肥、水肥一體、整枝打杈、保花保果等技術,定邊縣南瓜正朝著“優質、高效”穩步邁進。
據定邊縣園藝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胡彥君介紹,下一步定邊縣還將通過優化品種結構、推廣集成技術、打造區域品牌、提升初加工水平等一系列措施,助推該縣瓜菜產業提質增效。(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思雨 李德龍 杜倩)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