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
近年來,我省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引領,科技招商成效顯著,2024年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1196家,招引重點項目605個,總投資達1594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然而,我省在招商模式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招商力量分散,同質化競爭突出。目前,各地招商工作多由政府部門主導,缺乏統籌協調,部分市縣為爭奪項目資源,存在“內卷”現象,導致招商成本上升,項目落地效益降低。部分地區招商隊伍專業性不足,對產業趨勢、技術前沿、市場需求的研判能力較弱,影響招商精準度。
二是市場化程度不高,社會資本參與不足。傳統招商模式以政府推介、政策優惠為主,市場機制作用發揮不充分,雖然我省已設立專項轉化基金,鼓勵本土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孵化項目,但社會資本、專業投資機構的參與度仍有提升空間。
三是技術轉移與招商銜接不暢。我省已組建“科技招商專家團”,并依托西安交通大學技術經理人學院培養專業人才,但科技成果轉化與招商的聯動機制仍需加強,部分優質項目因缺乏專業運營團隊或市場對接渠道,未能實現高效落地。
為此建議:
一、組建省級專業化招商公司,統籌資源提升效能。由省級層面牽頭,整合現有招商力量,成立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招商公司,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聚焦重點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公司可吸納技術專家、投融資人才、產業分析師等組成專業化團隊,負責項目篩選、談判、落地服務等全流程工作,避免低水平重復招商。嚴格規范市縣招商機構設置,防止“一哄而上”,確保資源高效配置。
二、深化“以商招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行業龍頭、鏈主企業參與招商,依托其產業生態資源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可借鑒國能西北創新基地、長城互聯西部基地等項目的成功經驗,通過“頭部企業+政府服務”模式,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片”的乘數效應。
三、強化科技招商與成果轉化協同。完善“本土成果轉化包”政策,對省內科研項目就地轉化給予獎勵,推動更多技術成果在陜產業化。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支持西安交通大學技術經理人學院擴大培養規模,推動人才向地市、園區流動,提升基層招商團隊的專業能力。依托“科技招商專家團”,建立“技術評估+招商對接”機制,確保優質項目快速匹配落地資源。
四、探索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對于專業性強的領域(如半導體、生物醫藥等),可委托行業頭部咨詢機構、行業協會或產業鏈平臺開展招商,按成效支付服務費用。發揮政府產業基金的杠桿作用,通過“基金+項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投資,推動科技型企業集群發展。
五、優化評估機制,強化風險防控。整合土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對專業化招商機構引進的重點項目給予“一事一議”支持。建立以項目質量(如科技含量、投資強度、就業帶動等)為核心的招商項目評估機制,防范盲目投資和低效用地,確保招引項目符合全省產業布局。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