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名吃肉夾饃最近很火。從軟萌可愛的肉夾饃公仔,到新奇解暑的肉夾饃冰淇淋,再到中西結合的肉夾饃恰巴塔……不僅延續著“一饃夾萬物”的包容特質,而且在創新中解鎖了“七十二變”新技能。
“肉夾饃”成了冰淇淋
8月17日,西安市西大街上一塊寫著“肉夾饃冰淇淋”的招牌格外吸睛。這看似奇特的搭配,將傳統白吉饃的外形與冰涼的冰淇淋相結合,瞬間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68歲的本地居民王建國帶著孫子在攤位旁觀望了許久說:“我吃了一輩子肉夾饃,都是夾臘汁肉的,這甜口的還是頭一回見。”最終,他還是給孫子買了一個。嘗了一口后,王建國的表情從疑惑轉為認可:“中間的‘餡兒’涼絲絲的,這脆皮做得不錯,娃們喜歡吃就行。”
另一旁,三五成群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個,正舉著拍照打卡。“我第一次見到這種冰淇淋,挺好吃的,外皮脆脆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生曉萌邊說邊展示著手中的“冰饃饃”,“吃起來像泡芙冰淇淋,好神奇。”
這款創意甜品以威化皮還原白吉餅的造型,內餡搭配了咸奶油芝士和雞肉松,甜咸交織的口感十分獨特,單個售價為5元。
這款名為“冰饃饃”的文創雪糕,其背后是有著71年歷史的“鐘樓冷飲”。從經典的“鐘樓小奶糕”到如今的“肉夾饃冰淇淋”,這個老品牌正通過不斷探索創新,講述著自己的新故事。
把臘汁肉夾進意大利面包
除了“肉夾饃冰淇淋”,西安的肉夾饃恰巴塔也在社交媒體上悄然走紅。
恰巴塔又名夏巴塔,是一款意大利經典面包。但在西安,有人將臘汁肉夾進了恰巴塔中,打造出這股中西混搭風——放棄傳統白吉饃,選用恰巴塔面包作為容器,搭配豐腴的肉。
8月17日下午,走進位于MOMOPARK商場的一家面包店,“肉夾饃恰巴塔”的招牌格外顯眼。
多位年輕消費者品嘗后表示,這種結合“既熟悉又新鮮”,打破了他們對本地小吃的想象邊界。
西安市民王媛媛嘗試之后表示:“第一口很意外,肉還是那熟悉的香,但外面的‘饃’完全不一樣了,嚼勁十足,越吃越香。”另一位顧客也笑著說:“我本身就喜歡吃恰巴塔面包,這種搭配還是第一次見,沒想到這么好吃。而且在面包店看到廚師在案板上剁肉,確實有點‘跨界’。”
店內工作人員介紹,在傳統飲食文化的加持下進行創新,更能吸引消費者。恰巴塔里面的氣孔,能讓大家一口咬下去時充分吸收肉汁。
借肉夾饃講好西安故事
“老板,來倆肉夾饃,一個純瘦,一個肥瘦。”8月17日,在西安鐘樓飯店旁的文創公仔“絨饃饃”專賣店,游客方曉冉和男友正興致勃勃地模擬著肉夾饃店的買賣場景,像模像樣地切“饃”、夾“餡”,玩得不亦樂乎。
與傳統售賣模式不同,“絨饃饃”融入了“過家家”式的互動體驗,不僅讓購買過程變得趣味十足,更讓消費者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
“絨饃饃”是用兩塊軟綿綿的絨布做“饃”,中間巧妙地夾著填充棉花的“肉”,既保留了肉夾饃的標志性元素,又帶著幾分卡通萌態。部分“絨饃饃”還配有可拆卸的“菜”“土豆”部件,顧客可以按照喜好隨意搭配。
前來購買的游客對它贊不絕口。來自四川的王琳帶著女兒特意趕來選購,她拿著一個“絨饃饃”笑著說:“這玩意兒好可愛,又很有紀念意義,能感受到西安特色。”游客徐曼也表示:“在網上刷到就覺得特別有地方特色,今天專門來買,而且制作過程特別治愈。”
文創公仔“絨饃饃”創新團隊成員陳加晉介紹,肉夾饃是陜西的標志性美食,希望通過將其轉化為可觸摸、可擁抱的文創產品,讓更多人領略其魅力,從而推廣西安美食文化。“我們希望能結合顧客反饋,繼續推出如‘菜夾饃’‘涼皮’等新款文創,打造一個獨屬于陜西的文創IP,讓更多人通過這些可愛的文創產品,了解并愛上陜西文化。”
在西安,“饃”不僅是一種食材,更像一個生活容器,它包容萬物——能泡羊肉湯,能掰碎了做泡饃,能變身面包,也可以成為文創符號,將西安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何文萱 楊玉 王宇桁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