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綠色發展,打造黃金經濟帶——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四周年之際

2020-01-05 10:13: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摘要]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原標題:綠色發展,打造黃金經濟帶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4年來,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向好,正走上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至11月,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5%,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劣五類比例為1.2%,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水質明顯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4.5%,占比持續提升。

  理順保護與發展關系,新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2019年12月20日一大早,湖北省監利縣上車灣鎮漁民李金階把自家漁船開到集結的碼頭,漁船被現場拆解,他就此告別了漁民生活。

  按照國家部署,為期10年的長江常年禁捕退捕禁漁已成功完成“上半場”任務,2019年底前,流域所有水生生物保護區完成漁民退捕,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下半場”任務已經啟動,2020年底前,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以及大型通江湖泊完成漁民退捕。

  常年禁捕是保護長江的一個縮影,措施雖然涉及地區多、人群廣,但政府重視、百姓支持,推進工作十分順利。

  4年來,沿江11省市和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方式主動對標中央精神,糾正認識偏差,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成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做好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保護優先成共識。

  長江泰州靖江段,一片6萬平方米的水域布設了500個生態浮島,島上長滿了美人蕉。生態浮島是為長江魚類準備的“產床”,是水生生態修復工程的一項新嘗試。

  印象里,泰州作為蘇北重要城市,一直在鉚著勁追趕經濟更發達的蘇南,產業偏重而且比較密集。如今的泰州,“留白”已成新的關鍵詞。按照生態優先、集約利用、彈性協調、留有余地的原則,泰州將1/3的岸線確定為“不開發區”,禁止任何形式的開發利用,專門留白,用于維持岸線的自然屬性,保持灘涂、蘆葦蕩等原生態風貌。

  問題導向促落實。

  江水搖曳,燈光璀璨,一派旖旎風光。在安徽省蕪湖市長江與青弋江交匯處的十里江灣公園,鏡湖區弋磯山街道荷塘社區居民戚良鵬開心地按下相機快門。

  幾年前,十里江灣所在的長江岸邊還是當地環境整治當中的老大難。如今,作為蕪湖的城市新名片,十里江灣成為旅行者的打卡地,也讓蕪湖獲得更多投資者青睞。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基石。2019年1月10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向沿江11省市移交突出問題163個。沿江省市突出問題導向,緊盯清單,推進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15個。同時,各地舉一反三,累計自查問題3044個,已完成整改2076個。

  問題解決了,綠色發展的基礎也夯實了。沿江11省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化工企業“搬改并轉”步伐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生態修復取得明顯進展……

  各地各部門形成合力,新機制讓協作更順暢

  在重慶一家汽車企業工作的陳美華,看中了一個在四川德陽的工作機會,但一直猶豫不決。“社保關系異地接續等手續,想想都挺頭疼。”2019年8月,第三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在昆明召開。會上,4省市確定了2019年合作方案,將圍繞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旅游宣傳推廣協作4個方面展開合作。得益于合作新機制,陳美華的顧慮打消了。

  最近幾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及相關部門著力改革創新,共抓大保護、共促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構建綜合管控體系步伐加快。

  被中下游拒絕的項目,卻在上游找到落腳點,這樣的現象以往并不鮮見。如今,各地對待項目時用一把尺子量到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試行)》,沿江11省市出臺本地的負面清單實施細則,形成負面清單體系,把最需要管住的岸線、河段、區域管住,把產能過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風險突出的產業管住,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逐步確立。

  與此同時,“三區三線”(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順利推進,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規劃基本完成。

  省際協商合作進一步深化。

  沿江11省市的協作邁向更高層次。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旅游等各個領域都能看到省際合作的新成果。協商合作帶來了人才、技術、管理的交流互通,優勢互補,有力促進了沿江省市攜手綠色發展。

  資金保障更加有力。

  2019年10月17日,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向重慶330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一期項目發放首筆貸款5億元。這是長江中上游國家儲備林項目首筆落地的貸款。

  截至2019年11月,中央有關部門累計安排1237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19年1至11月,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發放貸款3621億元、1529億元支持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

  把規劃管控、環境治理、生態保護、推動發展的各方力量集成為合力,新體制、新機制的出臺與互鑒,極大推動了沿江省市綠色發展的步伐。

  2019年11月末,華東師范大學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顯示,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中,上海連續五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110個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差距呈縮小趨勢。

  產業導向作用明顯,新動能驅動新跨越

  經濟體量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創新活力穩居全國前列,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已發展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強化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不斷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和對外開放新優勢,長江經濟帶正在努力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創新驅動發展邁開新步伐。

  2019年9月,得益于越來越多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公司進駐當地創客園,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功舉辦第二屆人工智能引領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一時成為行業焦點。

  近年來,成都在高新技術產業上持續發力,2018年,成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00余家,在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不只是成都,這幾年,國家在沿江11省市重點支持3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加快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區域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生態環境改善、經濟快速增長,杭州、成都、重慶、長沙等沿江城市成為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流入的熱土。人才—創新—新增長極,形成了閉合的良性循環。

  綠色發展試點示范探索新經驗。

  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下試點,用足硒資源優勢,撬動了綠色產業發展大市場。預計到2020年,全州硒產業將實現產值700億元,有效助力脫貧攻堅。

  在浙江麗水、江西撫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同樣結出碩果;在上海崇明、湖北武漢、重慶廣陽等地的綠色發展示范,不僅讓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

  城市群發展和全面對外開放出現新局面。

  滬寧杭等城市間1.5小時之內快速通達,長江中游省會城市間兩小時快速通達,成渝城市群中成都、重慶1小時快速通達,如今,在長江經濟帶,一體化、都市圈、城市群等成為熱詞。互聯互通水平的提升,為城市抱團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

  與此同時,沿江11省市與“一帶一路”融合發展的勢頭不減,2019年1至11月,開行中歐班列4685列,同比增長32%,占全國的63%。《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去年8月實施以來,長江上游地區開放跑出了“加速度”,經濟活力日趨增強。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綠色發展 黃金 經濟帶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光山县| 蒙阴县| 阳泉市| 揭阳市| 和田县| 安远县| 长兴县| 蕲春县| 临湘市| 息烽县| 石棉县| 贵港市| 方山县| 长海县| 黄陵县| 清涧县| 灵寿县| 沅陵县| 新晃| 井冈山市| 滨州市| 遵化市| 安新县| 探索| 涞源县| 布尔津县| 福安市| 竹山县| 浦江县| 晋城| 门源| 思茅市| 孝昌县| 扎兰屯市| 任丘市| 奉节县| 正蓝旗| 澄江县| 禹州市|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