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際綜合性科學周刊《自然》雜志以《停止新冠病毒的污名化》為題發表社論,為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關聯道歉。
《自然》雜志官網截圖
社論中寫道: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采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曾經在新聞報道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這其中包括了《自然》雜志。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愿為此承擔責任并道歉。
連續三天道歉:污名化是最危險的敵人
繼4月7日在官網上發表社論后,4月8日,《自然》雜志在其海外社交賬號上發布了同樣的內容。
《自然》雜志推特賬號截圖
4月9日,《自然》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又發布了該社論的中文翻譯版本。
《自然》雜志微信賬號截圖
《自然》雜志微博賬號截圖
作為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雜志為什么要連續三天,在多個社交賬號道歉?
此前,該雜志曾直接將新冠病毒直接與武漢、中國相關聯?!蹲匀弧冯s志對此道歉并承認,世衛組織早已發布指南,要求停止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暴發的地帶、地點或區域關聯在一起。一旦發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風險,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來自哪里。
《自然》雜志稱,就在各國奮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之際,少數政客卻依然抱殘守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再將新冠病毒與中國關聯在一起,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之子、巴西眾議員愛德華多也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的錯”;此外,包括英國在內有些國家的少數政客,也說中國應為此負責。
“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自然》雜志說,今年2月,倫敦大學下屬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家亞當·庫查爾斯基在他出版的《傳染的規則》(The Rules of Contagion)一書中提醒我們:歷史表明,大流行會導致一些群體被污名化,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謹言慎行。
《自然》雜志還細數污名化造成的后果:種族主義攻擊導致年輕學子的學業被打斷,校園多樣性削弱,科研環境每況愈下,會帶來令人擔憂的深遠影響。
網友:將病毒政治化,本身也是種病毒!
社論發出后,引發海內外網友的熱議,很多人表示應立即停止污名化。
需要立即停止病毒污名化,病毒不分地域。
《自然》雜志向中國和武漢道歉并稱我們需要停止病毒污名化。每個人都應注意自己的言論。
很高興看到《自然》為新冠病毒基于地域命名而道歉。“應該立即停止污名化!”
部分網友評論
事實上,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各國共同抗擊疫情,反對污名化的呼聲已成為主流。
早在2月28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就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需要了解病毒的來源以便于控制它,避免其再度來襲,而不是去責怪誰。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語言,不幸的是,污名化的語言及指責成為全球描述(用語)的一部分。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于當天表示,恐懼、謠言和污名化才是最大的敵人。
2月13日,英國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了16名國際衛生法學者的聯名文章,堅決抵制污名化,抵制國際間零和博弈,呼吁各國相互合作共同抗疫。
文中指出:在任何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衛生和外交政策都不應基于種族主義、排外主義,針對中國人民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人民。而此刻,這些正在發生。
英國《柳葉刀》周刊主編理查德·霍頓4月9日在《冠狀病毒是一代人以來最大的全球科學政策失敗》一文中曾發出警示,當疫情來臨時,如果人類不去學習試著理性、與他人共存,那么病毒終將勝利。
幸運的是,《自然》雜志的“道歉三連”,讓我們看到了理性的曙光。
(原題為《理性的曙光!<自然>雜志中英雙語“道歉三連”》)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