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武漢召開疫情防控專家咨詢會,長江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武漢自4月8日“解封”以來,共發現無癥狀感染者665人。追蹤密切接觸者2508人,其中2人轉為無癥狀感染者,比例為0.8‰,不到千分之一,無人轉確診。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馮子健表示,現階段數據顯示,武漢無癥狀感染者傳染性很低。
無癥狀感染者超八成為既往感染,傳染性很低
“解封”以來,武漢不斷加大無癥狀感染者篩查力度,根據中國疾病監測信息系統統計,截至5月13日,除近期發生一起聚集性疫情外(6例確診病例),現有659名無癥狀感染者。
武漢市疾控中心結合無癥狀感染者的血清學檢測結果、個人軌跡、既往癥狀,判斷其中559人為既往感染,占比84.8%;判斷97人為隱性感染,占14.7%;3人不明確。
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魏晟教授說,無癥狀感染者有三種情況,一是隱性感染,傳染性較低;二是既往感染已自愈,傳染性很低;還有一種是處于潛伏期,具有傳染性。目前,武漢絕大多數無癥狀感染者屬于前兩類,傳染性很低。
此外,2508名密切接觸者中,通過精準流調,2人轉無癥狀感染者,與其“上家”存在同源感染的可能,可能存在的續發感染率低于千分之一,而既往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的續發感染率達到百分之二。魏晟表示,這說明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比確診病例而言低很多,處于低水平。
對55名無癥狀感染者樣本進行病毒分離培養,均未發現活病毒
武漢市疾控中心抽取了4月26日-30日期間無癥狀感染者55例痰液標本、咽拭子樣本,送至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進行新冠病毒培養,均未培養出新冠病毒。
數據顯示,從4月8日至5月13日,我市每日核酸篩查人數不斷增加,而檢出的無癥狀感染者人數卻不斷減少。其中,4月8日至30日平均每日發現無癥狀感染者23人,5月1日至13日平均每日發現11人,平均每日陽性檢出率呈下降趨勢。
馮子健表示,武漢開展篩查的“分母”在增大,而無癥狀感染者這一“分子”在減小,說明疫情防控形勢在向好發展。
武漢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有助于斬斷病毒傳播鏈
為給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復課營造安全健康的環境,近期,我市對全市市民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全面排查無癥狀感染者,進而有力有效管控。
馮子健表示,武漢開展全民核酸檢測,目的是盡可能找到無癥狀感染者,盡快實現徹底阻斷病毒傳播的目標。
馮子健認為,武漢市常態化的防控措施切合實際,4月8日以來,不斷優化核酸檢測策略、擴大核酸檢測人群范圍,防控效果非常明顯。盡管現階段發現的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很低,但武漢市對無癥狀感染者仍緊盯不放松,現在又開始推進對全市居民進行大規模集中核酸篩查,以期及早發現無癥狀感染者,這樣做既有利于精準防控,力爭早日徹底阻斷病毒傳播,又有利于消除社會恐懼和偏見,讓廣大市民更放心安心,也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全面恢復,使生活秩序回歸常態。
(原題為《國家疾控專家馮子健: 現階段武漢無癥狀感染者傳染性很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