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志愿服務工作指引》發布
日前,《北京市養老志愿服務工作指引》發布,有助于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了解養老志愿服務的特點與難點,破解“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的難題,為全市養老志愿服務的規范開展提供實踐參考。
養老志愿服務的對象是身心需要雙重呵護的老年人,服務內容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志愿服務的提供者則覆蓋全年齡段,中老年、青少年均可參與。由于低齡老人身體相對健康,有更多空閑時間與精力,且“代溝”問題較少,與被照顧老人易產生精神共鳴,將成為開展養老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
根據養老志愿服務崗位的需求和特點,養老志愿者分為普通養老志愿者和專業養老志愿者。其中,普通養老志愿者主要從事電話探訪、入戶探訪、扶助出行、陪伴慰藉等志愿服務;專業養老志愿者則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主要服務于醫療咨詢、理療康復、護理指導、法律咨詢等崗位。志愿者上崗前,需要進行崗前培訓。
珠海出臺居家養老法規
近日,《珠海經濟特區居家養老服務促進條例》經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將居家養老服務納入法治軌道,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條例立足珠海實際,聚焦居家養老的養老方式,開展“小切口”立法,將近年來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經驗做法予以固化。
條例對新建住宅小區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實行規劃、建設至移交全過程閉環式管理,以期切實解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移交、管理問題。舊城區和已建成住宅區無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或者現有設施未達標準的,應當在條例施行后三年內通過新(改、擴)建、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配置到位。
同時,條例要求珠海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自法規施行后一年內,制定實施意見及配套制度,推動形成居家養老法規政策體系。
杭州加快推進“共學養老”
今年,杭州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實施共學養老工程”。目前,杭州市已有社區學共體近8000個,建立社區共學養老實驗基地18個,未來5年還將評選表彰100個“杭州市示范性社區共學養老基地”。
當前,在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時候老年人的負面情緒來源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但目前傳統的老年教育只能通過老年大學完成,專業教師少、教學場地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老年教育的發展。
社區共學養老的理念,脫胎于社區學習共同體實踐。社區學共體有一大特點,學員本身就是最大的教育資源,他們志同道合,相互間資源互通。同時,通過核心學員的“傳幫帶”,還可以“分裂”出更多新的學共體,從而讓更多學員獲益,加強人和人之間的聯系,讓社區真正“活起來”。這種模式具有投入小、易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特點,可以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推廣。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