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百年工運史,就是一部我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矢志不渝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我國工人階級“四個不愧是”和我國工會“三個不愧是”的重大判斷,提出“不論時代條件和社會群體怎樣發展變化,我國工人階級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動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不容動搖,我國工會的性質和職能不容動搖”的鮮明論斷,對于我們深入理解和把握工運事業取得的成就,從百年工運史中汲取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00年來,黨的工運事業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在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六個堅持”精辟概括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做好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必須長期堅持。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國工會的性質和特點。堅持這一道路,排在首位的就是“堅持黨對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要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引導廣大職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確保工人運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既有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也有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越是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越要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匯聚起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磅礴力量。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激勵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進一步推動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提升,不斷厚植我國發展的人才優勢、為向前發展注入更大推動力。各級工會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廣大職工和勞動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滿腔熱忱投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回望過去,正是億萬勞動群眾的苦干實干、創新創造,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天地,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挺進。新征程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腳踏實地、奮發進取、拼搏奉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