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挨家挨戶提醒清掃,勸導街邊攤販及占道停車的車主,擺好一輛輛共享單車……忙碌了一天,看著亮眼的城市,已經腰酸背痛的西安曲江城管執法局不夜城大隊副中隊長張晊誠坦言自己“痛并快樂著”。他說:“看到自己熟悉的街道恢復秩序,有種成就感。”
十四運會的腳步一天天近了,嶄新的西安將迎來自己萬眾矚目的“全運時刻”,對于“大美曲江”的市容“守護者”來說,卻是越來越近的“大考”。
城市管理千頭萬緒,這些紛繁復雜的“小事”,卻事事是民生大事。近年來,西安市曲江城管執法局從小處著眼,細處著手,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用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創新“城管+” “城警聯動”破解道路治理難題
“人行道周邊有損毀的共享單車,請及時派人處理。”看了眼“五車共治”微信群的一條信息,張晊誠不一會就趕到了現場,在檢查車輛狀況后,他及時聯系共享單車運維公司,將車輛及時“糾錯”,讓街景重回規整。
這樣的信息,張晊誠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數十條。“五車共治”是曲江新區優化和提升城市交通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張晊誠的“五車共治”微信群,曲江交警、城管、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等多方合力,形成了“上下聯動”的一條線。
西安曲江城管執法局不夜城大隊副中隊長張晊誠整理亂停放的共享單車 供圖 曲江城管執法局
擺放整齊的共享單車 攝影 劉嘉宸
“五車”,即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快遞配送車、外賣配送車。張晊誠介紹,在以往,這些不同牌照種類的車輛分屬不同部門管轄,在實際管理中,即浪費了治理資源,又容易產生管轄盲區。
近年來,利用城市管理“1+N”機制,曲江城管執法局創新“城管+”治理模式,做強“城警聯動”,將“五車”全部納入整治范圍,并根據需求對車輛動態調整、分類管控、共治共享。
曲江執法局副局長馮茗說:“我們還按照‘一單位一方案’要求,針對轄區所有小區、醫院、學校、商業體、工地等重點單位,因地制宜逐一制定具體停車方案,制作了 ‘五車’停車位分布表和示意圖,讓‘五車’治理按圖索‘騎’,實現了車輛了的規范化、常態化管理,在打造安全、有序、便民的綠色出行環境的同時,消除了‘五車’車輛亂停放的城市‘頑疾’。”
精細化改造提升 背街小巷成為群眾的幸福街
“這些年,我們在治理這條背街小巷上下了很大功夫。”提起曾經的曲江新區紅蕖路,曲江城管執法局市容科副科長焦朋濤記憶猶新。他介紹,在過去,老舊的紅蕖路街容殘破,大量違規占道經營的餐飲店讓街道頂著“臟亂差”的帽子。
紅蕖路上煥新的紅色街牌 供圖 曲江城管執法局
紅蕖路街景 供圖 曲江城管執法局
紅蕖路街景 攝影 劉嘉宸
如今,行走在紅蕖路,古香古香的紅色街牌、掩映在綠樹間裝修古樸的美食小店、整潔寬敞的街巷和配置齊全的公共設施,都讓人眼前一亮,仿古的建筑風格和獨具特色的店面設計凸顯了飲食街區獨特的飲食文化氛圍。
焦朋濤介紹,2020年以來,曲江新區積極落實“三改一通一落地”專項工作,將以紅蕖路為代表的背街小巷的改造和產業復興,視為了城市精細化改造中的重要一環,針對背街小巷空間擁擠、街巷環境差、店面風格不統一等問題,采用“菜單式”精準設計對街區進行升級改造。
在背街小巷升級改造中,曲江城管執法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邀請了國內多家知名設計團隊,按照“形式多樣、風格協調”的總原則,在提升街巷衛生環境,讓“顏值”升級的同時,力求每條小巷突出差異化文化特色,以提升街區商圈核心競爭力,盤活“小巷經濟”。
“當然改造的核心要求還是要小巷的群眾自己滿意。” 焦朋濤介紹,“在改造設計中,我們從居民們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展了開門納諫、上門‘求診’、入戶服務等多種政策宣講方式,在背街小巷改造中,群眾總體滿意度接近100%。”
一年來,升級改造后的紅蕖路形成了集休閑、飲食、時尚為一體的全新“飲食經濟”街巷,滿足了群眾“味蕾”,鼓起了商戶“錢包”,氤氳了“大美曲江”里不一樣的“大唐人間煙火”。
8月12日,十四運會西安市執委會聯合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公布西安市“塑美創佳爭優”活動評選結果,紅蕖路被評選為西安市“最美街巷”。據了解,“三改一通一落地”專項工作以來,曲江新區23個老舊小區實現了華麗轉身,13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2條斷頭路如期打通,總長25.18公里的架空線纜全部落地,改出了群眾的幸福感。
創新“721工作法” 用精細治理傳遞城市溫度
當城市從熟睡中被晨曦喚醒,便一頭扎進喧鬧。在林立高樓中,位于曲江新區芙蓉東路的紫薇意境便民蔬菜早市早早開張,市民流連于攤點之間,尋覓自己中意的食材,砍價、挑選、成交,喧囂中處處朝氣蓬勃,透露著一座城市清晨的活力與溫度。
曲江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對便民蔬菜早市攤點進行檢查 供圖 曲江城管執法局
在巡查中,馮茗不時和沿途的相熟的小攤商戶互相打招呼。“在剛開始推行早市市容管理標準時,攤販都有些不理解。但時間長了,他們發現在整潔有序的市場里,自己的生意和工作環境都變好了,慢慢地,大家都主動遵守和維護起市容秩序。”馮茗笑著說。
小市場裝著大民生,便民市場作為城社區的重要一換,事關民生“菜籃子”,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如何在當下城市社區高質量發展提升的同時,兼顧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味,成為城市管理的新課題。
曲江城管執法局副局長馮茗介紹轄區管理情況 攝影 劉嘉宸
“堵不如疏。”馮茗介紹,用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實現攤點便民不擾民并非不可能。2020年以來,按照西安市 “菜籃子”工程部署要求,曲江城管執法局加強了對蔬菜早市的管理,對超時、超范圍經營、周邊流動攤販占道等問題進行集中“攻堅”,通過制定《市容環境衛生目標責任書》和“七定、七統一、三懸掛、兩達標”等精細化管理要求,保證蔬菜早市規范、整齊、干凈、有序。
“在基層執法中,我們還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即實現了日常工作70%用服務手段、20%用管理手段、10%用執法手段解決。我們通過對市場周邊流動、占道經營的零星攤販積極耐心疏導,宣講政策法規,引導他們入市合法經營,保證蔬菜早市規范、整齊、干凈、有序。” 馮茗說,“就這樣,我們和攤販商戶也慢慢成了共同守護市容的朋友。”
截至目前,曲江新區轄區內共設置便民蔬菜早晚市攤位數量 162個,其中超過30個攤位以上的大型便民蔬菜早晚市三處,能充分滿足周邊居民90%以上的日常供需,為周圍居民購物消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曲江作為西安市文旅發展的主承載區、全國文旅融合的示范區,特別是在進入全域旅游新時代,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都要求我們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馮茗說。
馮茗表示,當前,曲江城管執法局正在積極踐行“服務十四運 奉獻我的城”主題活動要求,在抓實疫情防控、抓好環境保障的同時,緊抓城市管理工作不放松,用“大美曲江”的靚麗市容,展示千年古都的現代魅力與澎湃熱情,以嶄新面貌歡迎八方來客。 (文 劉嘉宸)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