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嘉
在持續推進作風建設的當下,平利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糾“四風”、樹新風,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在全縣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及時雨”解難題
“前后只花了5天時間,280萬元的低息貸款就全部到賬,一下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8月6日,在談及今年一次經營困境時,平利縣沃源美創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譚曉梅為平利縣稅務局點贊。
“我們在上門走訪中,得知該企業資金流出現問題,現場就對其資質進行審核,申請了稅銀合作。”平利縣稅務局工作人員肖嫻說,兩天后,他們就會同銀行上門為企業辦理了緊急貸款。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們把深入開展為群眾辦實事作為稅紀新風建設的重頭戲,在解決納稅人和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負擔更輕、辦稅更快、服務更好、環境更優的稅收營商環境。”平利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黃云濤說。
今年,平利縣把作風建設貫穿全面從嚴治黨始終,堅持領導帶頭、黨員示范,在全縣形成了真抓實干、苦幫真幫、苦干真干的攻堅作風,受到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好民風潤物無聲
平利縣老縣鎮太山廟村村民羅永苗一家有一個特殊的稱號——廉潔示范戶。被授予這個榮譽稱號的家庭都會配發一個造型特別、寓意豐富的中國結。“作為一名黨員,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提醒我要以身作則,為全村做榜樣。”38歲的羅永苗說。
這個鮮紅的中國結實際上也是一張集家風家訓、便民服務電話、監督公示二維碼等于一體的壁掛卡,是平利在推動廉潔示范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我們以正面激勵的方式加強黨員的廉潔自律,以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引領良好社會風氣。”老縣鎮太山廟村黨支部書記吳豐平說。
變化直觀地體現在村務工作的開展上。從前,村上只要搞基建,各種矛盾糾紛就會出現。現在,平利縣通過廉潔示范村建設,村務財務全部公開,還有村民等代表監督,工作更好開展了。
“作為全省糾‘四風’、樹新風示范縣,平利縣創新開展以廉潔教育好、民主決策好、監督機制好、廉潔自律好、服務群眾好‘五個好’為內容的廉潔示范村創建工作,打造縣、鎮、部門、村、戶五維立體化廉政教育網絡,推動黨風廉政警示教育長效化。”老縣鎮紀委書記王宏斌說。
建機制糾“四風”
8月6日,走進平利縣城關鎮機關大樓,紀委辦公室外的墻壁上一張紅黃綠三色工作清單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這三張圖清晰標注我們當前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度滯后的標注紅色,正在落實的標注黃色,并附上分管領導的名字,督促限時辦結;已經完成的用綠色標注,明確專人做好鞏固提升,樹立嚴實精細之風。”平利縣城關鎮紀委書記王軍說。
平利縣還創新推出“總隊長機制”,由黨政部門一把手直接抓落實;“大督查機制”,則是由縣紀委牽頭,成立專項督察組,分片到鎮進村入戶,直面問題,動真碰硬。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糾‘四風’、樹新風新舉措,以優良作風保障‘十四五’時期平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平利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馬朝陽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