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習近平心中的“一家人”

2021-08-26 22:34:08  來源:學習小組  


[摘要]西藏林芝嘎拉村,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圖為21日下午,習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同村民達瓦堅參一家人圍坐在客廳里聊家常。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一

  西藏林芝嘎拉村,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

  7月21日,村民達瓦堅參穿上傳統服裝,手捧潔白哈達,站在家門口迎接一位重要客人。“當看到總書記沿著斜坡石板路走來時,我們一家人激動地眼淚都要流下來了。”達瓦堅參難忘當時的場景。

  在舊西藏,擁有一個“帶屋頂的住處”,是無數農奴想都不敢想的。但如今,走進這位普通藏民的家就會發現,敞亮整潔的庭院、桃木雕花的家具、沖水式衛生間等一應俱全。達瓦堅參的母親卓瑪說:“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

  達瓦堅參給總書記算起收入賬:跑運輸、桃花節分紅、土地流轉、種植養殖……習近平很欣慰:“你們的收入,加減法算出來,好幾十萬了。很幸福的一家人。”

  在西藏人眼里,是脫貧攻堅讓西藏“一步跨千年”。2019年底,西藏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62萬多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牧民群眾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從油燈到電燈、從土路到柏油路的大變化。

  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脫貧攻堅戰中,民族地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1個位于民族地區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都在民族地區。

  “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這些年,各民族不管人口多少,無論位置多么偏遠,都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

  2018年2月,習近平從四川西昌出發,沿著坡急溝深的盤山公路,乘車深入大涼山腹地。在彝族貧困戶家里,習近平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謀劃精準脫貧之策。

  2019年4月,習近平下飛機、轉火車、乘汽車,一路輾轉,來到大山深處的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他說,這次我專程來看望鄉親們,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還有哪些問題。

  ……

  從“泥水路”到“水泥路”,從“籬笆房”到“小庭院”,一個個民族接連整族脫貧,民族地區面貌發生巨變。習近平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

圖片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赴內蒙古自治區考察調研。圖為習近平在赤峰博物館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沿革。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二

  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趙會杰邀請總書記到內蒙古赤峰看一看。她沒想到的是,2019年7月,習近平到內蒙古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赤峰市。習近平對趙會杰說,你的邀請我一直記在心上,今天我履約而來。

  內蒙古之行,習近平來到赤峰博物館,觀看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習近平指出,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不只是在內蒙古,每到民族地區考察,習近平總要了解當地少數民族文化,關心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情況。

  在吉林延邊,習近平稱贊朝鮮族群眾舞蹈跳得好,一招一式就是不一樣;在黑龍江同江,習近平贊揚赫哲族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在云南洱海邊,習近平走進白族傳統民居,稱贊“這里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

  如今,哈尼梯田、花山巖畫等14項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歷史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蒙古族長調民歌、回族花兒等15項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遺產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占全國總數的比例均超過1/3。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談到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字互聯網的扶持力度時,關切地問:“人民網、新華網都有少數民族語言版本嗎?”“幾個民族的文字都有?”“各個自治區的官方網站都有少數民族文字版本嗎?”

  這些詢問背后,是總書記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與珍視。同一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各民族要相互欣賞、相互學習。把漢文化等同于中華文化、忽略少數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缺乏認同,都是不對的,都要堅決克服。”

  如果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那么文化認同就是各民族團結的根脈。習近平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才能鞏固。”

圖片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圖為24日上午,習近平在承德博物館參觀《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三

  無論是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還是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都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具體舉措,體現了中國56個民族的平等與團結。

  習近平經常用石榴來比喻民族團結。他強調:“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分子。”

  2017年1月,習近平在給庫爾班·吐魯木的長女托乎提汗·庫爾班的回信中指出:“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6月,習近平在青海考察時強調:“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佳話,成為當天熱搜。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上海、江蘇等地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孤兒被接到內蒙古,“草原額吉(媽媽)”在蒙古包里把他們養育長大。這件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往事,正是民族團結的生動見證。

  對于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加強民族團結,習近平有著深邃思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

  日前,習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時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內的小康社會。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如今,“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已寫入十九大報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已寫進黨章。習近平指出:“56個民族是石榴籽,中華民族是整體的石榴。我們是一個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西藏 一家人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哈尔滨市| 长宁区| 永吉县| 新营市| 化德县| 嘉兴市| 汉中市| 九寨沟县| 大英县| 田林县| 沂水县| 丹巴县| 胶南市| 德安县| 望谟县| 榆树市| 镇远县| 临潭县| 大埔区| 玛纳斯县| 朝阳县| 车险| 马尔康县| 崇阳县| 抚顺市| 贵德县| 吴川市| 呼玛县| 小金县| 铜山县| 广安市| 化德县| 汤阴县| 阿合奇县| 拉萨市| 昌都县| 报价| 故城县| 灵璧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