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備受矚目的第28屆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科技博覽會在楊凌示范區隆重舉辦,本屆農高會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共設置4個室內展館、4個室外展區,展覽面積20萬平方米。
記者來到位于D管的西咸新區參展區,本屆農高會西咸新區以聚焦創新城市發展為定位,“科技創新·美麗西咸”為主題,采取“實體農高會+云上農高會”線下線上融合形式,從特色農業發展、農村電商、一二三產融合、休閑農業及美麗鄉村等5個版塊29個企業140余個產品全面展示西咸新區鄉村振興成果。
航空物流加速農村電商
西咸新區立足轄區特色資源,積極扶持農村電商發展、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帶動了轄區農產品銷售,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獲批了5類指定口岸,建成農產品電商運營綜合體驗中心1個,農產品電商直營店4個,農產品電商銷售示范戶136個,街鎮農村電商服務中心3個,村級電商服務點33個,開展電商培訓1000余人次,培育電子商務企業12家,上線銷售農特產品近百種,2021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
農業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西咸新區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深入實施科技興農,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大與農業高校、科研院所、農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動高新成果在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通過引入“微電水”技術,建立智慧農業、智慧戶廁監管平臺等,推動了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智能化、現代化。
絲路茯茶引領特色產業
“涇陽茯茶”,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和“生命之茶”,如今已不僅僅是一種商品、一個品牌,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
西咸新區全方位多角度鼓勵和扶持茯茶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壯大了茯茶產業發展,使得茯茶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新區現有茯茶企業45家,茯茶產量5780噸,年營業額約5億元。建成集茯茶文化、歷史、制作工藝于一體的茯茶博物館和國家4A級景區茯茶鎮,茯茶鎮在2018年榮獲省級特色產業小鎮稱號,涇河新城茯茶獲批國家產業集群。
休閑農業扮靚新生活
西咸新區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以產業興旺為基礎、以農民富裕為目標,不斷拓寬農業發展功能,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完善了利益鏈,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健全的休閑農業產業鏈,打造都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態,構建現代都市和休閑農業交叉融合發展新格局,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目前,新區共有休閑農業示范點20余個,先后涌現出張裕瑞那城堡酒莊等一批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劉家溝村和葡小淘原生態葡萄苑等一批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大石頭村、孫家堡等一批省市級美麗鄉村和鄉村旅游示范點。
三產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西咸新區葡萄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錢串串”。全區葡萄種植面積約1.8萬畝,鮮果產量達2萬噸,產值1.36億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建成標準化綠色生產基地10余處,加工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20家,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休閑觀光于一體的三產融合葡萄產業鏈。
陽光玫瑰、火焰無核、浪漫紅顏等10余個優質品種深受大眾歡迎,葡小淘2021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夏黑、陽光玫瑰、火焰無核、摩爾多瓦等榮獲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鮮食葡萄評比大賽金獎;打造出“全國葡萄一村一品示范村”嚴家溝村、4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張裕瑞那城堡酒莊、陜西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劉家溝村和葡小淘原生態葡萄苑。
發展智慧農業建設宜居環境
西咸新區牢牢抓住國家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機遇,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載體,以“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加快補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努力將新區建設成宜居宜業的田園城市。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達100%、農村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達73.7%、衛生廁所普及率93.6%、農村綠化覆蓋率平均為30%、美麗鄉村綠化覆蓋率40%。
近年來,西咸新區作為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西部大開發的新引擎、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和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西咸新區立足自身實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集約緊湊、生態低碳、和諧宜居、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形成“核心板塊支撐、快速交通連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空間格局,打造生態空間和農業空間環繞周邊、城鄉有機融合、人居環境優美的現代田園城市。(黃佳樂 劉雨生)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