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國家向來非常重視,因此出臺各種政策來推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這些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政策的實效性有待提高。
一、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實效性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宣傳不到位。大學生群體對就業政策知曉度不高。2020年我們做了一個面向陜西省高校大學生的就業調研,數據顯示僅有15.7%的大" />
記者 杜靜波 攝
11月2日下午,省政協召開“促進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月度協商座談會。
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就業創業指導部主任羅曉婷介紹: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國家向來非常重視,因此出臺各種政策來推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這些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政策的實效性有待提高。
一、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實效性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宣傳不到位。大學生群體對就業政策知曉度不高。2020年我們做了一個面向陜西省高校大學生的就業調研,數據顯示僅有15.7%的大學生對國家和地方的就業促進政策非常了解,說明大部分學生還不清楚政策內容,更談不上如何利用這些政策來實現自身就業。二是政策內容設計針對的目標群體范圍較小。比如“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這項政策實際上主要是針對全國重點理工類院校的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和廣大應屆本科畢業生并沒有關系。三是政策執行缺乏相應的配套保障機制。一些基層項目缺乏后續長遠政策支持,學生服務期滿后回城的就業出路等問題還沒有明確可行的辦法,這些都會挫傷高校畢業生進行政策性就業的積極性。四是高校缺乏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專職機構和隊伍。目前此項工作在各個高校基本都是學生處負責,非專業人員在實際工作往往以行政思維解決專業問題,不做調查研究,僅憑想象開展工作。一說到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幾乎所有高校的做法都是開展講座、團輔等活動,表面上看起來轟轟烈烈,但是實際上收效甚微。同時,各個高校從事相關工作人員流失嚴重,沒有形成傳幫帶的梯隊發展規模,這也導致各個高校開展此項工作時有心無力。五是政策偏重經濟性、短期性、應急性。沒有抓住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應該是大學生對美好未來的需要與個人能力不匹配、社會環境支持力度不夠之間矛盾的本質。
二、提升高校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實效性的對策建議
1.建立政府、教育、人社、組織、工商等部門的工作聯動機制。統籌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制定、宣傳和落實。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覆蓋面更廣、更為完善的就業促進政策;要加強同高校的合作,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突出宣傳重點,創新宣傳手段和方式,結合00后學生特點,除了傳統的線下政策宣講、櫥窗宣傳等方式外,借助抖音、B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采用案例、動畫等形式做好政策闡釋和宣傳工作,提高宣傳效果。要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工作,通過選取學生代表訪談、發放調查問卷、考核就業數據等方式,檢查就業政策落實情況。
2.發揮專家智庫的作用,研究出臺具有發展性、延續性的中長期政策措施。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成立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家智庫,劃撥專門經費設立省級專項科研項目,按照我省高校層次、服務區域、專業特色等具體指標設置研究指南,發揮專業人員的積極性開展針對性調查和科學研究,以達到總結規律、形成可供復制學習的具體工作方法的目的,將實踐經驗總結形成規律并最終豐富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政策體系。
3.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專職人員的長效工作機制。一是責成各高校成立獨立的正處級學生生涯發展中心,專職從事我省和所在高校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教育相關政策、問題的教學、科研等工作,確保有專業機構和專業隊伍開展專業工作。二是教育會同人事部門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從業人員予以職稱評審單列、職務晉升重點傾斜等優惠措施,以此吸引那些既熱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又有卓越的科研能力、政策宣講能力、授課能力的一線教師能夠長期留在這一領域開展教學、科研、宣傳等工作,確保工作開展有積累、有創新、有提高。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