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4月2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立法工作的成就與進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表示,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憲法監督制度。十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著力提高備案審查工作質量,堅決糾正違反憲法法律規定的規范性文件,有力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備案審查工作取得顯著成就。應該說,大家可以感覺到,這幾年為什么大家對備案審查工作很關注,就是因為這項制度發揮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和作用。具體體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第一,不斷健全備案審查制度。剛才說了,全國人大修改立法法,進一步完善了備案審查制度。以立法法修改為契機,委員長會議又制定了法規、司法解釋備案審查工作辦法,法制工作委員會作為工作機構,制定了備案審查工作規程和銜接聯動機制若干規定,從2017年開始,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5年聽取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每一次備案審查工作報告都是媒體關注的熱點,因為報告反映了很多糾正的規范性文件。同時,也推動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備案審查制度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第二,穩步推進“有件必備”。十年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共接收了各類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14261件,其中行政法規365件,監察法規1件,司法解釋630件,地方性法規12897件,還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制定的法律報送備案,有368件。同時,也推動地方人大常委會將同級的“一府一委兩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做到“有件必備”。
第三,逐步落實“有備必審”。對報送備案的法規、司法解釋依職權主動開展審查研究。我們現在主要是對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逐件主動進行審查,來了就要審查。地方性法規的數量比較大,現在還一時難以做到。做不到但是也要推進。我們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重要法律的貫徹實施,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人口與計劃生育、長江保護、民法典貫徹實施、行政處罰等領域的法規司法解釋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組織開展專項審查和集中清理,批量解決問題。同時,十年來,對公民、組織提出的14000余件審查建議進行了逐件認真研究處理。
第四,努力實現“有錯必糾”。對于發現存在違憲違法問題的規范性文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制定機關及時修改或者廢止。這里面應該說個例很多,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推動廢止收容教育制度,推動解決“超生即辭退”“人身損害賠償同命不同價”“夫妻共同債務”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十年來,累計推動、督促制定機關修改、廢止各類規范性文件2萬余件,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大家看,一個是研究處理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14000余件,推動修改、廢止、糾正各類規范性文件2萬余件,制度的功效充分彰顯出來了。
第五,著力提高備案審查能力。現在已經建成了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和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備案審查工作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我們也加強了備案審查工作的理論研究、培訓交流、制度宣傳,不斷擴大備案審查制度的影響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