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大國“糧”策】微型農機上山 探索貴州農業高效發展

2022-06-17 17:08:31  來源:多彩貴州網   


[摘要]【大國“糧”策】微型農機上山 探索貴州農業高效發展...

  編者按:詩情畫意鄉村美,陶醉田園五谷香。貴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謀劃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藍圖。即日起,多彩貴州網推出【大國“糧”策】欄目,看貴州農業如何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

  記者 張文莉

  初夏時節,農事正酣。田野新綠,阡陌縱橫。

  近日,安順西秀區的水稻高產示范點一片忙碌。一臺臺高速插秧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伴隨著“噠噠噠”的發動機聲音,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均勻有序地插入田間,不一會兒,一條條整齊有序、直立成行、均勻分布的“綠腰帶”呈現在水田里,在陽光下煥發著勃勃生機。

  “省土、省肥、省種、省工”是水稻移栽機的優勢

  機械化育秧插秧春耕“事半功倍”

  “田里演示的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插秧效率快,只用把育好的秧苗盤放置在設備上,兩個人在農機上配合操作,僅用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1畝地的水稻插秧工作……”在現場,農機技術人員正演示著詹陽重工生產的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的實際操作方法。

  如今的農忙,不見田間頂頂黃色草帽浮動,滿耳皆是農機的轟鳴。農戶只需坐在插秧機上,無須面朝黃土,就能“體面”種田。

  鏟底土、遞秧盤、加稻種、運疊秧盤……三月中旬,多彩貴州網記者在鳳岡縣新建鎮新建社區水稻育苗現場看到,幾名農戶各司其職,圍著正在運轉的水稻播種流水線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記者了解到,與傳統的人工育秧相比,機械化育秧好處非常多,不僅種子的發芽率高出20%以上,而且秧苗的均勻度較好,一臺水稻播種機,1小時能播好300個育秧盤,換算下來可頂30個工人,大大節約了資源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機械化育秧讓水稻種植跑出“加速度”

  “以前種植水稻,地要自己耕,種苗要自己育,秧苗自己插?,F在,采用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后,從育秧到插秧都是機械化,太方便了。”不少農戶感慨到。

  改變,正來自農業機械化。

  自主研發,讓農機具更適合貴州實際

  “從鋤頭到簡單農機、從手扶拖拉機普及到今天的智能化農機,貴州農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袁旭說,除了引進推廣使用,貴州還致力于農機具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讓農機具更適合貴州實際。

  2月19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與貴州詹陽重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詹陽重工著眼于貴州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經濟作物機械化技術攻關、農機化生產工藝革新以及農機具研發等工作,負責研制生產出如水稻育秧機、小型插秧機、小型玉米大豆播種機等適宜貴州山地特點的中小新型農機,助力貴州農業生產。

  經過多方協作,貴州詹陽重工充分發揮自身技術積淀優勢、創新平臺優勢、人才團隊優勢和政策信息資源優勢,自主創新建造出“JYNBY—6B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與“水稻機械化缽盤育秧機”。

  這一技術成果填補了省內長期以來的短板。

  詹陽重工研發的“JYNBY—6B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

  據介紹,“五步法精準作業,帶缽無植傷移栽”是“JYNBY—6B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推、接、落、送、插”五個步驟的精確配合,將帶缽秧苗無植傷的精準栽插,實現“淺、勻、直、穩”高質量水稻機械化移栽,移栽期間不傷苗不傷根、立苗快,不漂秧,無返青期,存活率高,分蘗快,根莖壯。

  在修文縣大木村的育秧基地里,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好似一塊塊綠毯。當地農戶左手提著一塊缽體育秧盤,右手拇指輕輕一頂,秧苗便與育秧盤分離,盤底不見絲毫泥水。

  機械化育秧助力春耕生產

  “現在插完秧,再去走親戚,都不用換衣服,全身上下干干凈凈。”該農戶說。

  “搞好搞活農業生產,還是要靠機械化上陣,農業機械化是貴州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貴州省山地農業機械研究所書記唐勇說,但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土地宜機化整治、適宜農機具的研發等,都需要新的突破。

  唐勇告訴記者,圍繞貴州糧油機械化生產,下一步將加大和詹陽重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突破關鍵環節技術瓶頸,不斷優化農機裝備,提升服務能力。

  農機推廣精耕細作,讓農業生產者享受更多紅利

  “今年過完春節后,農戶們就開始陸陸續續購買各種農機具,像拖拉機、旋耕機和覆膜機等,其中微型和中小型農機賣得最好,目前已經銷售了幾十臺。”三月中旬,劍河縣岑松鎮農機銷售點負責人張世杰告訴記者,前來選購的農戶通過看性能、比價格、聽講解等多種途徑,購買符合自家農業生產需求的農機。

  微型農機走俏劍河縣市場

  今年一月,貴州提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46%以上”的目標,旨在進一步暢通農機下田渠道,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升級轉型。那么,多山少田的黔地,靠什么牢牢端穩手中“飯碗”?

  貴州立足“早”、突出“實”,牢牢抓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做出了明確部署,把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作為當前農業生產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主抓撂荒地和高標田建設,保面積;抓農資供應,穩價格;抓土地流轉和生產托管,促適度規模經營;抓科技,提高單產。

  與此同時,貴州不斷強化農機裝備支撐,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在春季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丘陵地區適用農機具研發推廣應用,加快推進“農機換人”,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主抓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無紡布集中育秧、機插、機收等關鍵技術措施,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并加強對大豆、玉米和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的機械購機補貼力度。

  今年三月,省農業農村廳推出“減壓”政策,制定了《貴州省“農機貸”創新融資擔保服務方案》,充分發揮貴州金融對農業現代化的助推作用。

  據了解,廣大農戶申請“農機貸”的貸款流程并不復雜,符合條件的借款主體可以向項目所在地縣級農業農村局提出申請,按照要求提供相應資料,等核驗通過后,補貼資金便可直達農戶銀行賬戶。

  “我們將發揮好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引導作用,全力支持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適用的農機,做到應補盡補,持續強化農機裝備支撐。”省農業農村廳總獸醫師、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唐隆強說。

  如今,在農機購機補貼政策推動下,廣大農機人員下沉一線,積極開展農機使用、維修及安全生產指導,一臺臺輕巧高效的山地農機在生產中大顯身手,成為貴州農業生產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截至5月10日,全省累計投入春耕生產各類農機具80.96萬余臺,動員百個以上農機合作社、農機服務作業隊等新型經營組織,完成機耕面積2261.05萬畝。

  田還是那片田,種田輕松的背后是政策支持、農機技術進步,也是理念更新、發展轉型,貴州種田種出了新氣象。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大國“糧”策 微型農機 貴州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汉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合阳县| 杭州市| 当阳市| 永春县| 抚顺市| 太原市| 东莞市| 麻阳| 鄂州市| 洞口县| 通许县| 昆明市| 淅川县| 呼玛县| 伽师县| 东乌珠穆沁旗| 蓬莱市| 远安县| 武平县| 长宁县| 大港区| 清镇市| 关岭| 沙洋县| 通许县| 锦屏县| 北川| 平乡县| 余江县| 延长县| 新和县| 迭部县| 庄河市| 泽库县| 商河县| 孝昌县| 昭通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