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天空視角看東北生態“蝶變”

2022-08-20 18:10:52  來源:新華社  


[摘要]8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省錦州市東湖森林公園,考察當地加強生態環境修復情況。...

  8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省錦州市東湖森林公園,考察當地加強生態環境修復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東北三省考察調研,反復強調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總書記一直牽掛于心。

  十年間,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東北大地已結出生態發展的累累碩果,秀美山水重現風姿。讓我們從天空視角看東北三省的綠色之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錦州市東湖森林公園考察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生態保護、環境建設、生產制造、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東湖森林公園衛星對比圖)

  東湖森林公園位于小凌河和女兒河交匯處北側,占地面積約117.5公頃,是遼西地區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全的城市水景區。過去,小凌河曾一度出現枯水季節河道干涸裸露,兩側環境臟亂差的情況。

  2014年起,當地對小凌河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沿河修建10余公里綠化帶,再現“錦水回紋”“凌河煙雨”的景致。

  遼寧撫順有著百年煤炭開采史,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

  2018年9月,習近平來到撫順礦業集團,登高眺望西露天礦礦坑。總書記囑咐當地干部要本著科學的態度,認真搞好評估論證,把綜合治理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決不能為治理而治理。

  西露天礦礦坑位于撫順煤田西部、千臺山北麓,垂直深度超過400米、坑口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由于長期過度開采,地質災害威脅較大,嚴重制約城市發展。

  拼版圖片:上圖為撫順西露天礦部分區域生態恢復前的場景(2019年3月6日攝,撫礦集團供圖);下圖為撫順西露天礦部分區域生態恢復后的場景( 新華社記者楊青2022年6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

  西露天礦于2019年6月正式退煤閉坑,由采轉治。如今,這個巨大礦坑,生態修復成效顯著。昔日寸草不生、風沙飛揚的礦山正在逐步變成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美麗花園。

  這些年,遼寧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2021年,全省PM2.5等六項主要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河流水質自有環境監測數據記錄以來首次達到良好水平;森林覆蓋率已達40%以上……

  “綠色”,已成為遼寧新的底色,也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更多活力。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考察時強調,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

  (查干湖衛星對比圖)

  查干湖是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積400多平方公里。歲末寒冬的冰雪漁獵,馬拉絞盤、扭矛走鉤、冰下走網……查干湖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和習俗,已傳承千年。

  這些年,當地系統性推進湖區環境保護,大湖重煥活力。出入有美景,收入有提升,群眾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大湖之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注腳。

  10年來,吉林全力推進建設生態強省。東部長白山林海茫茫,虎豹棲息其中;中部沃野千里,糧食連年豐產;西部湖泡濕地星羅棋布,水鳥種群多樣……近5年,吉林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從82%提高到94%,優良水體比例從68.8%提高到76.6%。

  拼版圖片:上圖為2010年3月15日,在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大崗村拍攝的鹽堿地上的“白毛風”(潘晟昱 攝);下圖為2022年6月20日無人機拍攝的鎮賚縣嫩江濕地(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林草豐茂、黑土油亮,已成為吉林鮮明的生態標識。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23日,在伊春市,習近平指出,過去林場為國家建設提供木材是為國家作貢獻,現在林區全面停伐、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同樣是為國家作貢獻。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

  (伊春林區衛星對比圖)

  地處小興安嶺的“中國林都”伊春,莽莽林海曾面臨“透支”風險。2013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這座林城探索向生態宜居城市轉變。

  如今,伊春圍繞“林”字做活“綠文章”,將產業鏈不斷向上下游延伸。紅松果林、食用菌、小漿果、湖羊等特色產業興起。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讓伊春成為旅游熱門“打卡地”,也讓守著綠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態飯、過上了好日子。

  拼版圖片:上圖為黑龍江省寶清縣翡翠湖礦坑森林公園的前身——一處廢棄礦坑(2019年5月攝);下圖為2022年6月17日,正在施工的翡翠湖礦坑森林公園項目工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林木蓄積量穩步提高,累計完成營造林38.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7.3%。珍稀候鳥不斷回歸,野生東北虎蹤跡重現,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黑龍江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黑龍江正把北方生態屏障建得更美。黑土地煥發出新氣象,孕育著新希望。

  總策劃:袁炳忠

  策劃:孫承斌

  出品:李俊 曹智

  監制:常愛玲 齊慧杰 牛紀偉

  統籌:何強 黃慶華 張書旗

  主筆:王浩程 胡碧霞

  記者:王炳坤 孫仁斌 楊青 于也童 孟含琪 許暢 張楠 孫曉宇 王松 謝劍飛

  設計:馬發展潘紅宇

  編輯:楊崧

  技術支持: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 郭長財

相關熱詞: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定州市| 南安市| 云阳县| 南溪县| 高唐县| 玉屏| 宁化县| 阿荣旗| 上犹县| 隆德县| 双峰县| 屯昌县| 泾川县| 高州市| 怀集县| 西平县| 哈巴河县| 印江| 留坝县| 广汉市| 句容市| 张北县| 许昌县| 河曲县| 临湘市| 阿城市| 合作市| 阿尔山市| 临潭县| 密山市| 昆山市| 琼中| 德令哈市| 云梦县| 教育| 宝鸡市| 枝江市| 胶州市| 遵义市|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