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第一觀察|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06-04 08:00:22  來源:新華網  


[摘要]“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

  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

  (一)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

  對于中華文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都有著深邃的思考: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從北京故宮,到陜西西安博物院;從甘肅敦煌莫高窟,到河南安陽殷墟;從承德避暑山莊,到大運河揚州段……黨的十八大以來,帶著對中華文明的深沉思索,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遍及全國。

  就在這次座談會前,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考察了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座談會上,總書記深刻總結中華文明具有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并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傳統中有我們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氣底蘊。只有讀懂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為何生生不息,領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如何博大精深,才能不斷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華文化的獨有特質和獨特作用。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沃壤,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比翼齊飛,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二)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在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在2022年10月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明“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進行了更加深入的闡釋,指出“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

  只有植根于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可以說正是這種“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觀察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實踐,我們可以更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中華文化智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福建武夷山朱熹園時,即鮮明指出,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三)

  走過漫漫長路,踏上新的征程,我們應當如何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點要求: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堅定文化自信,需要我們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秉持開放包容,需要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堅持守正創新,需要我們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展望未來,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满城县| 淮阳县| 苏州市| 嘉义县| 澎湖县| 益阳市| 呼伦贝尔市| 英德市| 荥经县| 江津市| 崇礼县| 竹溪县| 全南县| 昔阳县| 铜川市| 获嘉县| 梅河口市| 商河县| 武清区| 临西县| 宁化县| 华蓥市| 湖北省| 保山市| 望谟县| 临邑县| 剑阁县| 怀安县| 大连市| 恩平市| 三亚市| 开封县| 昌江| 巨野县| 玉龙| 石柱| 利辛县| 皮山县| 中方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