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16日召開的2019年度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項工作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把組織實施好科技計劃作為推進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科學、合理地遴選項目。在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帶動下,全省科技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據統計,我省綜合科技進步指數達到62.96%,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75.6%,居全國第四;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科技計劃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
圍繞產業部署,近年來,我省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方面,組織了一批重大項目,凝練重點產業創新鏈、關鍵技術創新點,通過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有效提升了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據了解,2019年,省科技廳將結合我省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凝練32個重點產業創新鏈、13個特色產業創新鏈,希望通過科技項目的實施實現薄弱環節的重點突破,補齊短板,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競爭能力。
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我省明確,重大應用型、市場導向類、產業化目標明確的科研項目應以具有一定研發能力的企業為主進行申報,重點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重點產業創新鏈(群)優先支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或企業聯合體申報;特色產業創新鏈(群)優先支持技術需求所在地區具有研發能力的企業或企業聯合體申報;支持企業牽頭實施技術研發創新、新裝備及新產品研制,建立科技應用示范工程等,提升企業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自主權。
與此同時,我省系統配置資源,提高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創造能力。我省明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要求重點產業創新鏈、特色產業創新鏈原則上需依托省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基地和平臺開展科技研發和產業化,并鼓勵項目實施單位構建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記者 張梅)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