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風”海上首發“捉影”探測臺風
陜西航天測風雷達填補我國高精度臺風觀測空白
6月5日12時06分,作為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的主要“乘客”,捕風一號A、B衛星通過一雙“慧眼”在500余公里的高空,實現我國海面高精度臺風測量零的突破。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為捕風一號A、B衛星研制了星載Gnss-R臺風觀測雷達載荷分系統、X頻段星地測控分系統和寬波束電子掃描相控陣微納數傳系統。同時,為滿足商業化靈活測控和風場觀測數據快速直達氣象用戶的需求,區別于以往只研制衛星的模式,西安分院還建設了商業航天測控運營與數據應用服務中心,為本次任務提供測控和數據接收處理等發射保障,數據落地后可直接形成風場反演數據,創新性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務。
為降低建設成本,滿足一箭多星需求,捕風一號A、B衛星基于航天東方紅微納衛星平臺設計,整星只有79千克。同時為了讓“捕風”快速應用驗證,選擇了我國首次海上發射的這趟快車。
西安分院該項目主管副院長譚小敏表示:“此次發射的捕風一號衛星填補了我國衛星導航信號高精度海面風場探測的空白。這也只是一個開始,后續我們將繼續聯合用戶挖掘應用需求,西安分院通過捕風一號有效載荷研制及航天測控運營與數據應用服務中心的建設運行,可為捕風衛星業務化建設提供了星地一體的在軌實踐,為我國氣象領域、海洋和陸地遙感、大氣及土壤探測等領域貢獻西安分院智慧,并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氣象保障和防災減災應用。”張學良 記者 石喻涵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