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11日電(記者張建松、賈遠琨)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11日在上海交付,并將于今年底首航南極,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7月11日,“雪龍2”號停靠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碼頭。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當天,在紅白相間、雄偉靚麗的“雪龍2”號上,自然資源部舉行了媒體通氣會。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介紹,“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按照“國內外聯合設計,國內建造”的模式,由芬蘭阿克北極有限公司承擔基本設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開展詳細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
7月11日,參觀者登上“雪龍2”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雪龍2”號船長122.5米,型寬22.32米,設計吃水7.85米,設計排水量13996噸,航速12-15節;續航力2萬海里,自持力60天,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可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能以2-3節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條件下連續破冰航行。
7月11日,“雪龍2”號停靠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碼頭。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據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介紹,“雪龍2”號融合了國際新一代考察船的技術、功能需求和綠色環保理念,采用國際先進的船艏船艉雙向破冰船型設計,具備全回轉電力推進功能和沖撞破冰能力,可實現極區原地360°自由轉動。
這是7月11日拍攝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上的氣調保鮮裝置。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秦為稼表示,“雪龍2”號裝備有國際先進的海洋調查和觀測設備,能實現科考系統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極地冰區海洋開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學、生物多樣性調查等科學考察,今后將成為我國開展極地海洋環境調查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平臺。
這是7月11日拍攝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內部。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雪龍2”號交付后,將加入我國極地考察序列,開展船載科調試等工作。在今年下半年我國開展的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中,“雪龍2”號將與“雪龍”號一起編隊,共同奔赴南極中山站。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