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巴拉諾夫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所總裁米哈伊爾·戈爾金近日表示,將在2020年對裝配有混合動力引擎的飛機展開飛行測試。...
由中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化石中,發現5枚與現代甲蟲“撞臉”的遠古昆蟲標本。...
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行動,該專項治理行動將貫穿2019年全年。...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9日發表的一篇醫學論文,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稱,一種天然化合物經鑒定對酵母、蠕蟲和人類培養細胞等具有保護作用,有助延緩其衰老。...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中外科學家團隊在韓國發現一件極為罕見的恐龍足跡化石,其細節對于理解極小型獸腳類恐龍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對我國湖北南漳-遠安動物群的深入研究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調查顯示,用戶對深度讀物的偏好度明顯上升,其中,一線城市用戶最為偏好的品類是人物傳記類有聲書,占比29.8%;二線城市用戶最為偏好的品類為都市生活類有聲書,占比36.5%;三四線城市用戶偏好文學名著類有聲書,占比34.7%。...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日前公布了一項微軟申請的“無聲語音輸入”(Silent Voice Input)專利,豐富了“機器聽懂人話”的場景。...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正式公告,號召私營企業參與載人登月技術研發。此外,NASA還公布了2028年在私營企業協助下實現重返月球計劃的宏偉路線圖。...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
天文專家介紹,本月18日晨,太陽系的兩顆大行星金星和土星將上演精彩“二人轉”。...
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準,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3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今天,中國國家航天局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發布嫦娥四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準,將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將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小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將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一項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診斷兒科疾病的科研成果公布,用納入系統的55種常見兒科疾病和部分危急重癥作測試,該人工智能系統診斷準確率超過了一般年輕醫生。...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團隊通過“浸染自組裝”方法,研制出一種制備速度快、成本低廉的“智能窗紗”材料,對室內空氣的凈化效率最高可達99.65%,能在50秒內將空氣中的PM2.5濃度從“嚴重污染”凈化至“優”。...
中國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在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順利完成東南極內陸分冰嶺、埃默里冰架南緣等重要航線探測任務。...
日前,在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赴南極考察活動中,由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南極長城站地震臺改建任務圓滿完成。...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其妻子梅琳達·蓋茨發布了2019年年度公開信,兩人分享了2018年最令人驚訝的9件事...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1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發現了最古老能自主運動的生物的化石痕跡,它們生活在含氧的淺海環境中,時間可追溯到21億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