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華商報記者獲悉,自29日晚上起,有多名網友發現小紅書在安卓應用商城上無法下載。對此,30日,小紅書回應“疑似被下架”,稱內部已了解情況,正積極解決。業內人士關注的是,此次下架為估值已達60億美元的小紅書,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小紅書回應被下架事件:內部正了解情況積極解決
七麥數據的下架監控顯示,小紅書APP在華為手機、魅族手機均被下架。目前,除小米商城和IOS系統的Apple store外,包括華為、OPPO、魅族、一加等在內的品牌商手機均無法下載小紅書應用。
華商報記者采訪“一圈”后發現,小紅書App在騰訊應用寶、華為、魅族、一加等主流手機商城的確均無法下載。而應用寶給出的理由是“該應用內部優化中,暫不提供下載”,而已下載的用戶使用不受影響。
對此,小紅書30日公開回應稱:公司已了解到該情況,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解決。目前在蘋果AppStore小紅書仍可以被正常下載。
小紅書作為聚焦生活方式的內容社區,在過去兩年由于快速增長備受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稱,小紅書收到了整改通知,在平臺的下架期限為“無限期”,原因是涉嫌違規等。而在本月初,小紅書曾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點名。
針對下架事件,電子商務中心特約評論員、浙江圣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黃偉認為,我國對于APP違法違規內容整治的邏輯,很大一部分是要求APP商城的監管和自律,這也是APP商城的義務。從華為APP商城等APP商城下架小紅書APP的行為來看,其實也是在為自身的經營樹立“防火墻”。
下架原因可能與刷單成風、數據造假等有關
對于小紅書APP下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與其社區刷單成風、數據造假等有關。
“小紅書真的應該整頓一下了,不但充斥了大量色情擦邊球內容,還有很多偽科學的‘減肥灌腸瘦身法’,三無產品營銷廣告,大量侵權盜用的內容,投訴了也不處理。”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費者說。
開源證券經紀業務總部投顧業務部投研崗薛凱強認為,小紅書被下架,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其社區“種草”筆記代寫、刷單成風、數據造假、謠言泛濫等一度遭到用戶質疑,而這剛好觸及內容規范熱點領域。
所謂“種草”,是當下很流行的一個網絡用語,一指“分享推薦某一商品的優秀品質,以激發他人購買欲望”的行為,或自己根據外界信息,對某事物產生體驗或擁有的欲望的過程;二指“把一樣事物分享推薦給另一個人,讓另一個人喜歡這樣事物”的行為,類似網絡用語“安利”的用法;三指一件事物讓自己從心里由衷地喜歡。所以當這些信息及數據有造假嫌疑的時候,應用商店將其下架也是有可能。
薛凱強說,特別是小紅書國貨筆記數量增長1倍以上,若出現大量的造假信息,對消費者影響的確會非常大,這也正是其被整治的重要原因。
黃偉認為,從小紅書本身而言,此次APP下架可能涉及的主要問題是虛假筆記信息,特別是一些涉及醫療美容等人體健康的虛假信息泛濫,還有就是平臺上部分用戶帶有暗示內容的涉黃涉毒信息。這些信息雖然都是由平臺的使用者上傳,但是小紅書并沒有投入相匹配的資源在其范圍內進行治理和核查,按照電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據悉,隨著內容平臺影響力的不斷增加,內容治理也成為互聯網內容平臺面臨的共同問題。去年以來,包括快手、B站(嗶哩嗶哩)、網易云音樂等在內的內容平臺先后都曾遭遇下架整改。
小紅書的硬傷:真實內容分享與廣告內容混淆不清
有業界人士表示,雖然已下載小紅書的用戶暫時不受影響,但在應用商店被下架意味著小紅書的拉新獲客渠道被斬斷,將對平臺的社區生態產生影響。
小紅書目前平臺用戶數已達2.5億。不過,用戶量的激增對小紅書的社區管理造成了很大壓力,因筆記深受用戶追捧的同時,也因部分用戶找代寫、刷單成風、數據造假、謠言泛濫等問題而遭到市場質疑。
早前據媒體報道,小紅書在QQ上存在大量“筆記代寫”群,部分團隊甚至可以提供關鍵詞置頂、筆記代寫代發、刷評論點贊、上熱搜等一條龍服務,一篇素人筆記僅售35元,紅人號代寫一篇100元。
在今年5月的一次線上直播中有關人士坦言,小紅書做的最差的地方是溝通,“消費者期待一對一的溝通,但目前人手不足”。7月17日,小紅書發布反作弊報告,稱“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筆記4285篇,其中除機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筆記被清理。
而有報告分析指出,小紅書的硬傷在于,真實內容分享與廣告內容的混淆不清,與其創立初衷存在矛盾,且帶貨數據很難統計,而在用戶和消費者需要博主的意見指引,品牌需要博主來做傳播者的當下,“真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小紅書估值達60億美元
未來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為加強對廣告貼文的管理,小紅書不惜對平臺上的KOL(關鍵意見領袖)進行“大清洗”,于今年5月發布《品牌合作人平臺升級說明》,對粉絲量和月曝光量作出更高要求,粉絲數量不足5000、平均曝光量低于10000的KOL將被取消品牌合作人的資格,不能再接廣告,此前的標準為粉絲數1000人以上,筆記平均曝光量超過1000。
消息發布后,小紅書上最新品牌合作人數量瞬間從1.7萬減少至約5500名,幾乎過濾掉70%的KOL,剩下的大部分為明星與頭部KOL。
有分析人士表示,小紅書此次對KOL下手,一方面是抬高門檻,挽救信任危機,另一方面也是加速商業化,因為去年小紅書獲得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3億美元融資。
本月初,據硅谷知名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小紅書正在談判籌集5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或高達60億美元。消息人士進一步指出,小紅書的潛在投資者包括軟銀的愿景基金、紅杉中國和高瓴資本。
不過作為電商業務的驅動引擎,真實社區的屬性決定了小紅書不可能像其他電商平臺一樣,將內容直接導向購買,因此小紅書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支撐自己高達60億美元的估值。
“即使小紅書整改結束再上架,其未來發展也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說。
黃偉認為,此次下架應當促進小紅書平臺提升對于內容整治的重視程度,不能像以前一樣治理方式簡單粗暴,提高KOL的粉絲數量和平均曝光量的標準,限制平臺KOL人數,而并沒有實際投入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投入更多的人力去治理虛假數據,這樣做是治標不治本的。內容合規性是小紅書這類內容平臺的生命線,建立相應的互聯網內容風控體系,應該從專業人員配備、專業知識儲備、技術提升等方面下苦功。內容型平臺只有提供更多優質、合規的內容,才會在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華商報記者 李王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