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商務部網站消息,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的指導意見已進入為期20天的公開征求意見期?!兑庖姼濉沸畔⑼嘎?,我國將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同時建立家政服務領域守信主體“紅名單”和失信懲戒“黑名單”制度,未來消費者選擇家政服務人員時將可參考“紅黑名單”。
近幾年,家政服務行業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家政服務就業人數在2800萬人左右,家政服務營業收入達到4400億元,同比增長26%,對推動經濟平穩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當前我國家政服務業信用缺失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家政服務員隱瞞真實信息、不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還有如保姆虐待幼兒、老人以及偷盜財物等事件也時有發生,2017年的杭州保姆縱火案更是引發保姆市場信任危機。
在目前的家政服務體系中,對于保姆的來歷背景、有無“黑歷史”,雇主無法知之甚多,甚至是一無所知。所以有第三方機構順勢推出保姆背景調查服務,核實保姆身份信息、法院訴訟和失信記錄、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借貸記錄等。但是這么做往往容易侵犯個人隱私,特別是未經保姆本人同意授權的情況下,這么做是觸犯法律的。沒有完善的市場規則,就不會有規范的行業行為,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完善的市場規則,才可以有效約束和規范家政市場,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就是完善市場規則的手段之一。所以能由商務部門牽頭建設一個家政服務員信用檔案平臺是再好不過了的,并且由商務部門牽頭容易實現數據互通、信息共享,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這樣的好措施早就應該出臺了。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無論是家政服務人員、家政公司還是客戶都存在不講誠信的情況。給家政行業建檔應是雙向的,家政人員要建檔,客戶也要建立信用檔案。這樣也能保障保姆的合法權益,讓她們不受黑心東家的欺負。
家政服務人員是一支數量龐大、水平參差不齊但充滿活力的勞動大軍,伴隨著二孩政策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對家政服務需求有明顯上升。只要能推進家政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這一朝陽產業的發展必將步入“快車道”,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項向榮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