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陜西省檢察機關第七屆十佳公訴人暨優秀公訴人競賽中,未央區人民檢察院孫佰明榮獲“全省十佳公訴人”榮譽稱號,因論辯環節表現突出,被授予“優秀論辯獎”。
在歷時五天的比賽中,選手們通過實務筆試、論文寫作、業務答辯、分組論辯四個環節過關斬將,未央區檢察院孫佰明檢察官最終榮獲“全省十佳公訴人”榮譽稱號。此次比賽將批捕和起訴,訴訟與監督有機融合,既是一場知識儲備與業務技能的競賽,也是一場身體素質的比拼。他用過硬的檢察干警能力、“最強大腦”和“最佳口才”詮釋著公訴人的風采。
孫佰明,現任未央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2011年研究生畢業后,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未央區檢察院的一員。他先后在反貪局、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偵監、公訴部門工作。2016年,他在全國偵監業務競賽中榮獲“第四屆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業務能手”稱號。2018年,榮獲“西安市公訴標兵”稱號,還被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授予“個人二等功”。
從初出茅廬到全國優秀
自2011年到未央區檢察院后,孫佰明先后在反貪局、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偵監科、公訴部工作。每到一個部門,他首先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加強學習業務知識。
參加反貪工作一年之后,他編寫了《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執法辦案規范》,這本書成為當時未央反貪干警的“入門必讀書目”。
他撰寫的《淺析檢察官駐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之完善》被陜西省人民檢察院評為“2017年檢察改革理論調研活動優秀成果三等獎”,反映該機制的《蹲點》被檢察日報評為“現場短新聞三等獎”。
就是憑著這樣的認真勁頭,孫佰明從當年的刑法學研究生蛻變成最年輕的員額檢察官。2016年,競賽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檢察機關的101名偵監精英,孫佰明順利通過了實際能力考察、實務筆試、業務答辯3個環節,最終榮獲“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業務能手”稱號。
在檢察機關捕訴一體化的改革中,他又踏上了公訴的新工作崗位。2018年,他邊辦案邊競賽,不僅榮獲了“西安市公訴標兵”稱號,還被評為當屆競賽的“最佳論辯獎”。
從公訴新兵到大案專業戶
剛踏上公訴崗位,孫佰明在兩年的時間里便辦理了540件案子,無一錯案。他在不斷積累辦案經驗的同時,為了提高業務水準,他擠出業余時間,重拾當年讀研究生時的習慣:筆耕不輟。多年來,他已經在省、市級的刊物上刊登了十余篇理論文章。
在掃黑除惡的專項斗爭中,孫佰明又被院掃黑辦吸納為掃黑除惡研判組成員和第二檢察部的掃黑除惡專辦檢察官。每次對于掃黑除惡案件的研判過程中,他都嚴格把握惡勢力及惡勢力犯罪集團的證據標準,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法律適用,對每一起涉黑涉惡案件進行認真分析、論證,保證了準確打擊黑惡犯罪和保障涉案人員的合法權益。
在未央區檢察院掃黑除惡第一案中,孫佰明作為專案組成員參與其中。辦案初期,孫佰明審查全卷發現,該犯罪集團先后3次采用阻攔、暴力等違法犯罪行為阻止競爭對手經營,多次毆打他人,造成相關被害人重傷二級1人、輕微傷2人。根據調查,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該集團的銷售金額竟高達130余萬元。但由于涉案人員多、違法犯罪事實多、案情疑難復雜等原因,部分事實未達到起訴標準。孫佰明便第一時間要求偵查機關補充偵查,提出補充偵查意見40余條,偵查機關補充證據達到了6本卷宗。孫佰明和專案組成員連續兩周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僅審查報告就達到了140多頁,公訴意見書修改了7遍,答辯提綱準備了14頁,保證了案件的證據材料符合了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的法律標準。通過長達9個小時的庭審,本不認罪的被告人在鐵證面前低頭認罪。最終,法院當庭對李某軍等8人作出有罪判決,且均采納了公訴人提起公訴的事實和罪名。
在平凡的檢察工作崗位一樣能夠譜寫出絢麗篇章,一切源于對檢察事業的真摯熱愛,一切源于對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從事檢察事業的第一天起,孫佰明就懷揣著捍衛司法公平正義的初心,在工作中,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信念,在維護公平正義的路上一步步踏下堅實的腳印……(惠凡)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