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安康市生態環境系統緊扣三年為期總目標,按照依法嚴懲、標本兼治總要求,以建長效機制治根本,以治“五亂行為”解難題,以辦“三書一函”聚合力,確保涉黑涉惡環境問題得到根本遏制,推動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建長效機制 推進掃黑除惡標本兼治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重”在標本兼治。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牢固樹立掃黑除惡全市“一盤棋”思想,對存在突出的環境問題,探索創新一系列制度機制,確保行業領域中頑疾痼疾“打而又生”的怪圈不再重演。2019年,聯合市紀委、市公安局印發《移送涉黑涉惡涉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暫行辦法的通知》《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工作辦法》,制定了《安康市生態環境系統行業亂象整治及監管工作倒查制度》,編印安康市生態環境系統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長效機制目錄匯編,收錄“一案一整改機制”“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五項機制”“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行動工作機制”等14項機制,為實現長效常治奠定基礎。
治“五亂行為”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難”在解決問題。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結合行業領域實際,通過摸排行業亂象線索,圍繞生態環境“亂堆亂倒、亂排亂放、亂采亂挖、亂批亂建、‘散亂污’企業”等“五亂”現象開展專項整治,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圍繞“亂堆亂倒”,全市共收集處置醫療廢物977.597噸。圍繞“亂排亂放”,堅持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打贏藍天保衛戰;圍繞“亂采亂挖”,嚴格落實蒿坪河流域治理規劃,瀛湖保護規劃,與市自然資源局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責任,今年共下發督辦單56份,向市紀委和縣區紀委移交問責線索2個,對3個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了約談提醒;圍繞“亂批亂建”,開展全市建設項目、重點污染源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檢查,對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企業依法查處;圍繞‘散亂污’企業,開展排查整治,重點排查化工、機械、木材、石材、小型加工制造企業等以及各種物料堆場,關閉“散亂污”企業3家。截至目前,查處行業亂點亂象485處,開展專項整治175場次,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353件,處罰金額1368萬元,出動8132人、檢查企業2962家,約談企業20家。2019年,在全省目標責任考核生態環保工作滿意度調查中,群眾的滿意度83.89%,提高3.13%,“兩代一委”滿意度98.4%,提高1.1%,在參與調查的行業部門中均排名第二。
辦“三書一函” 協調聯動形成合力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貴”在部門協同。安康市生態環境局主動加強與監察、檢察、法院、公安等部門的溝通交流、協調聯動,形成了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別是監察、檢察、法院、公安等部門提交的(監察建議書、司法建議書、檢察建議書和公安機關提示函簡稱“三書一函”)“三書一函”,安康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高質量辦理,確保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音。對于“三書一函”中涉及河道采砂污染、廢水亂排、生態破壞、垃圾亂堆亂倒、噪聲擾民等問題,辦理情況在規定時限范圍內反饋相關單位;對于“三書一函”中指出的重點問題,及時成立工作專班,明確責任人員,舉一反三,積極開展源頭治理,通過個性問題整改,全面開展排查,堵塞工作漏洞,增強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針對性、實效性。目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接到“三書一函”159件,已全部辦結。(通訊員 王正榮 馮海林)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