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神木市人民法院執行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深化執行改革,全面推進執行信息化、規范化建設,以實際行動將群眾的“紙上權利”兌換成“真金白銀”,走出了一條執行質效更高、運行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新路子,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司法答卷。
集中外出執行任務
2021年,該院執行局執行收案10672件,執結10571件,執行到位金額約15.6億元,執結率達99.05%,各項改革舉措走在榆林市前列。
指揮中心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受前幾年民間借貸風波的影響,加之近年來神木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局執行員收案量多、任務重、壓力大,我們發現之前有些案件執行效率低。”該法院執行局局長李永堂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2021年以來,該院執行局靶向發力,大膽創新,率先推行執行綜合事務集約化改革、成立全省首個財產監管團隊、推行執行外勤事務集約辦理,構建執行一盤棋大格局,執行質效顯著提升。
該院集中兌付案款現場
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該院執行局自行研發“執行集約服務平臺”,在執行指揮中心成立案件監管團隊,對已經結案但未執行完畢的“兩終”案件中查控的房產、車輛、股權、工資、收益等財產進行監管。執行員平日將案件中查控的財產統一錄入監管平臺,由監管員每日對財產進行分類實時動態精準監管,全年未發生一起財產“超期”脫管事件。“將財產監管交給監管團隊,改變了由執行員自行對到期查控財產續行查控的模式,卸下了執行員的思想包袱,讓他們集中精力辦好案件。”李永堂說。
召開執行工作總結和工作部署會
為了集約人力物力,在指揮中心設立了外勤事務團隊,配備5臺專用車,實行“外賣式”集約化派單模式。首先,由各實施團隊和監管團隊將每天需要外出線下辦理的事務清單派發至外勤事務團隊,然后該團隊管理員對需要辦理的事務進行甄別歸類,按區域、類別整理后派發給五個外勤小組辦理,最終轉給執行員。“此辦理模式極大地整合了現有資源,縮短了案件平均執行周期,提高了案件的執行效率。”外勤事務團隊管理員介紹。
集中會戰
強化執行攻堅克難
“感謝法院,感謝郭法官,郭法官不僅幫我要回拖欠了8年的26萬元,也修復了我和外甥之間的親情……”2021年3月底,申請人王某拄著拐杖站在法院執行局門口一再表達謝意。
當事人拿到兌付案款
據悉,王某申請執行楊某、王某、周某民間借貸糾紛案起初,申請人王某來到該院執行局情緒激動、淚流滿面,執行法官見王某年歲已高,腿腳不便,了解到王某與楊某系舅舅外甥關系,執行法官耐心向其闡明執行程序,答復會盡快解決此案。執行中,該院依法開啟“雙線”統查模式,并未發現可供執行財產。執行法官又想方設法與三被執行人聯系,幾經調解勸說。最后,雙方主動來到執行局申請結案,并握手言和。
2021年,法院執行局開展了”閃電集中執行”、“決戰60天·打贏收官戰”兩輪集中行動、“集中騰房專項行動”、“集中約談和調查執行專項活動”、“三秦颶風·2021”跨省集中執行行動等各類專項行動58次;集中執結了一批涉金融案件,對涉案的房產車輛進行集中查扣、集中處置、集中騰退工程。
全年對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采取限制消費11350人次、納入失信名單3549人次、公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131人次、懸賞執行398人次、拘傳2080人次、拘留352人次、罰款15案16.7萬元、搜查350次、移送拒執罪線索14案14人、化解重大涉執信訪案件5件、查封不動產983宗、查封車輛138臺、騰退房產土地156宗、網絡拍賣執行財產531宗,切實做到了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的目標。
創新機制
執行質效顯著提升
2021年12月,因疫情防控形勢嚴竣,在王某申請執行鄭某還款一案中,申請人王某現居住于延安市,無法到庭,執行干警喬榮巧用“智慧執行”APP移動辦案平臺,全程與雙方通過網絡溝通交流,讓雙方在網上簽署和解協議,并將相關截圖上傳線上,最終完成執行并和解。
法官和當事人核對信息
與此同時,一項項改革創新措施,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成立涉黑惡案件執行專班,率先推出全省首張“涉黑惡案件執行懸賞公告”;率先發出全省首例《信用修復決定書》,引導當事人誠實守信,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全面利用“委托執行”平臺辦理執行業務,減少了人員外出費時費力,節約了司法成本;在全市率先成立“兩終”案件管理團隊,對“兩終”案件進行單獨管理,解決了過去“兩終”案件無人問津、無人管理的被動局面;成立專門的信訪工作化解專班,設立專門的信訪接待窗口,集中攻堅化解了5件長期未解決的疑難復雜涉執信訪案件。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李永堂表示,今后,該院將繼續加大執行專項行動的力度和廣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加快推進“數字執行”,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抓好執行規范化建設,在新征程中再鼓干勁、再添動力,為我市建設黃河“幾”字彎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示范市提供健康穩定的法治環境。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郭艷 楊學理)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