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基層設立了助企法庭、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服務聯系點,常態化召開企業座談會,為企業解難題。”11月10日,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李楠告訴記者,“東坊建材公司是我的包聯企業。該企業在商洛有10家分店,員工人數多,在經營過程中存在風險。企業負責人在法律風險、勞動管理、債務糾紛等方面有疑問時,我會給出有針對性的解答與建議。我還介紹了法院相關惠企政策,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司法的關懷與溫暖。”
全省“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商洛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列入市委常委會重點工作,動員全市政法機關持續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商洛兩級法院建立涉企案件‘綠色通道’,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商洛兩級法院已審結各類案件21622件,其中涉企案件8120件,占37.55%,為商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貢獻了力量。”商洛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宏德介紹。
聚焦涉企政策保障,商洛積極回應發展需要、企業需求,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出警企聯系點、助企法庭以及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觸發式監督等系列措施。同時,商洛在全市開展政法系統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大評查、大培訓、大規范”活動,對近一年已辦結的1064件涉企類案件進行評查。
“涉企類案件評查旨在以評促學、以評促改。我們通過案件評查開展業務培訓,規范執法司法行為,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商洛市委政法委副秘書長牛磊介紹,“案件評查分3步,分別是辦案部門自評、政法部門網評與集中實地評查,采取分地域、分系統、分層級的方法,確保結果公平公正。”
評查過程中,對群眾滿意、市場評價好、企業感受優的78件典型案例,商洛市邀請法學教授、政法單位業務骨干、律師等進行聯評,選出20件案例,作為執法辦案“工具書”,并對10個優秀辦案團隊、20名優秀辦案人通報表揚,鼓勵比學趕超。
此外,商洛市聚焦“法治+”工程,開展“千名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進企業”活動,提供一系列服務。
商洛兩級法院“一把手”集中走訪民營企業,法官干警送法進企業,召開座談會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商洛檢察干警走進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和普法宣傳,對企業開展“精準普法”;
商洛公安機關開展“警企共建”活動,確定服務企業與聯系民警,常態化開展走訪;
商洛司法部門為省級重點項目配備法律顧問;
……
一項項舉措、一個個制度,商洛正奮力進取,努力為企業發展撐起“平安盾”。(記者王晨曦)
記者手記丨讓司法服務直達基層末梢
今年以來,商洛多措并舉,舉全市之力服務重點項目建設,提升為各類企業排憂解難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不僅商洛市級政法機關發揮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該市各縣區也將司法服務延伸到基層末梢。
記者了解到,鎮安縣人民法院舉辦“司法服務心貼心零距離精準普法”講座,院長帶頭走訪企業,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洛南縣變企業“上行”為干部“下訪”,建立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包抓聯系企業機制,實現服務民營經濟“一竿子插到底”。該縣將分散在全縣20個職能部門的391項事權全部劃轉到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辦理,實現105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還成立了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確保監管工作有力度。
山陽縣公安局抽調民警進駐丹寧高速、西十高鐵山陽段項目建設協調辦公室,協調處理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
商洛市聚焦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積極開展法律服務活動,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受到企業廣泛好評。(王晨曦)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