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漢中市南鄭區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段、治未病”指示精神,錨定“四個聚焦”,實現四點發力,能動履職,發揮檢察建議在社會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越來越多的檢察建議被建議單位認可,使高質量的檢察建議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其中,2023年,該院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41件,28件得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和肯定,推動形成長效治理機制19項,推動相關部門完善治理舉措80余項。
聚焦理念轉變,找準檢察建議在社會治理中的著眼點。更新監督理念,樹立司法辦案實現“促進管理、創新治理”的能動履職理念,積極探索“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的監督路徑;探索實行建議前告知提醒,行政機關對相關問題進行說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發送檢察建議;建立異議會商,擬發檢察建議前,承辦人主動與被建議單位聯系,圍繞檢察建議的問題定性、整改意見、落實期限和公開方式等進行溝通,被建議單位對擬發檢察建議提出異議的,及時審核處理。
聚焦多方參與,凝聚檢察建議在社會治理中的合力點。建立咨詢論證機制,對檢察建議中涉及的疑難、復雜和專業性較強的問題,主動向相關領域專家咨詢或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論證,確保檢察建議的專業性、準確性;開展公開聽證,出臺《公開聽證實施辦法》《簡易聽證實施辦法》,對疑難復雜案件或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召開聽證會,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的評議意見;推行公開宣告,出臺《檢察建議公開宣告工作實施辦法》,實行“三方+三化”宣告模式,即由建議方、被建議方和第三方充分參與以及公開宣告的場所化、儀式化、公開化。
聚焦建議品質,狠抓檢察建議在社會治理中的關鍵點。實行案件化辦理,把檢察建議作為一項獨立的檢察業務流程,將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的審核審批、發放送達、跟蹤反饋、結案歸檔等程序性工作歸口綜合業務部門規范化管理,負責對檢察建議嚴格把關和登記備案,監督檢察建議制發流程,建立專門跟蹤臺賬,實施專人動態化管理;嚴格把關內容,實行“先調研后建議”工作模式,主動深入發案單位,通過走訪、詢問、座談、實地查驗等方式進行調查核實;重視分析研判,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度對檢察建議進行全面分析,從社會治理角度全面分析檢察建議質效,提出改進措施。
聚焦跟蹤問效,緊盯檢察建議在社會治理中的落腳點。做好節點回訪工作,實行“一問二訪三督四函”跟蹤模式,全程監督檢察建議履行;建立整改評價機制,收到檢察建議回復30日內,通過實地回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檢察建議效果作出評估,采取“回頭看+座談評議”的形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第三方參與回訪監督,填寫評估表,制作評估報告;建立表彰激勵制度,根據被建議單位整改落實情況,對整改落實到位、社會效果顯著的被建議單位,可在年底目標考核中給予加分獎勵。(邵小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