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旅游的裂變式增長,訂購在線旅游產品已經成為眾多出游愛好者生活的一部分,方便快捷的訂購方式使得在線旅游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出行方式。華商報記者采訪發現,今年在陜西省接待的游客之中,在線游客占比預計約為20%,也就是說五人次游陜西,其中就有一人次采取在線方式。越來越多游客使用在線出游,對傳統跟團游等旅游方式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讓旅游出行市場的格局出現了新的變化。
在線旅游訂購數量西安全國排名第八
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所所長馬儀亮進行了《2019年中國在線旅游大數據報告》主題演講,針對全國各個城市在線旅游發展及使用情況進行了數據研究。根據全國各大城市線上平臺旅游產品訂單成交量報顯示,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北京人最愛使用線上旅游平臺訂購產品,西安排名全國第八位。80后人群是全國在線旅游訂購產品的主體,其次是70后。同時,根據現場發布的省域在線旅游發展指數,上海綜合排名第一位,陜西位于全國省份排名中間位置。
“結合供給端訂單數、各類企業數、交易額、非標酒店占比等大數據,以及需求端搜索量、凈流入、點評等大數據得出,在線旅游發展與旅游市場規模相關,更于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同時根據數據顯示,在線旅游‘南強北弱’,南北差距較東西差距更加明顯。”馬儀亮在會上表示。
在當天的第二場主題演講上,攜程政府合作及線下市場業務CEO王韋進行了《大數據解讀2019年陜西/西安旅游業發展》報告,該報告顯示,2019年1月至8月,陜西省接待在線游客9020萬人次,同比增長34.59%;實現旅游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29.32%。此外,西安貢獻了全省超過70%的線上游客人次,引領全省線上旅游人數增長。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陜西共接待境內外游客3.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736.31億元。根據推算,今年陜西省旅游接待境內外游客將超過6億人次,在線游客數量按照前8個月9020萬人次來計算,每個月約為1127萬人次,全年來看約為1.3億人次,占到整個游客數量的20%左右,也就是說,五人次游陜西,其中就有一人次是在線游客。
傳統旅行社:為在線旅游平臺提供旅游產品
多樣化發展擴大客群
隨著在線旅游平臺不斷增多,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對旅游產業來說首當其沖的是傳統旅行社業務受到影響。華商報記者通過攜程、飛豬、途牛等在線旅游平臺查詢,目前各大平臺除了可以預訂機票、酒店外,旅游線路也是種類豐富。
近日,華商報記者以游客身份來到西安市東郊一處旅行社門店咨詢,店內擺放著宣傳彩頁和路線等,工作人員介紹了熱門線路和特點。80后游客王先生說:“線上平臺的產品有時候會有一些‘爆款’,價格非常便宜,而且服務也比較到位,交款后電子合同等手續直接就發送到手機上了,只需要按照約定時間去集合就行了。”他認為,如今城市生活節奏快,沒必要非要去傳統旅行社門店,在線旅游查詢也很方便。
當互聯網時代到來,傳統旅行社也在不斷升級,順應時代發展。陜西運通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表示,近些年來他們也會作為供應商將旅游產品提供給在線旅游平臺,以此滿足在線旅游的游客需求,也為自身推廣和銷售增加了渠道。“和各大在線旅游平臺合作,我們充當的是供應商的角色,將產品掛在平臺上進行銷售,后期客人確定訂單后,出團等服務由我們來完成。但是在這期間,平臺也會對我們有監督作用,和客人產生了任何糾紛,平臺也會進行協調和溝通;若因旅行社操作不規范造成的糾紛,平臺會對我們進行罰款。”陜西運通相關負責人說。
西安財經評論人士王建紅認為,在線旅游的興起并沒有引起旅游業結構性變化,其只是一類工具,更多涉及服務環節,也就是把傳統的店面服務、實體服務通過電子化方式引入平臺,進行一種數字化的整合,只是擴大了旅游業的入口。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郝淵曉對華商報記者分析,旅游業的發展實質是服務營銷推動,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在旅游市場的應用,滿足了網絡愛好者進行網絡欣賞的眼球體驗,同時這部分游客主要群體為中青年,具有熟練的網絡操作經驗,是網絡在線客房預訂、自駕車輛等消費的主體。傳統的旅游市場營銷面臨嚴峻的挑戰,必須調整思路,轉向數字經濟環境下網絡營銷。
線下旅游門店不斷擴大
在線旅游、傳統旅行社開展“搶客大戰”
盡管在線旅游平臺的發展讓旅游訂購更加便捷,但其不局限于只在線上提供旅游服務入口,也開始直接和旅游客戶進行面對面溝通,掌握一手資源,擴大服務范圍。2016年1月,攜程旅行網與旅游百事通簽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實現對旅游百事通的完全控股。旅游百事通是當年國內營業網點數量多、組團量大的線下旅游連鎖渠道,當時擁有超過5000家實體加盟店,積累了數千家供應商。如今,攜程集團旗下包括去哪兒、攜程旅游、百事通在陜西已經成功布局線下門店約700多家,發展線下旅游人群。
陜西運通國際旅行社在陜西約有135家線下門店,發展門店能夠讓周邊住戶快速了解旅行社品牌,增大品牌影響力,而且為門店周邊住戶提供便捷服務。“線上報名的游客多以年輕人為主。而中老年游客更加青睞在線下旅行社報名,認為線下門店更值得信賴,不管是咨詢、繳費、售后服務,都能直接找到人來處理。而且中老年游客對線上操作不熟練,會覺得缺少安全感。”旅游業內人士表示。
在線旅游平臺發展線下旅行社門店、傳統旅行社為線上平臺提供旅游產品,兩者都是在通過增加渠道的方式擴充客群。郝淵曉認為,未來旅游市場的營銷的趨勢,是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提高游客線下線上體驗。營銷者需要在便利性、體驗性、增值性吸引游客,增強游客粘性,培育一批長期客戶。
陜南三城市可構建差異化的旅游三角洲
在全球化時代下,營銷推廣早已突破地域和物理空間限制,很多優質景區、旅游線路等旅游產品通過互聯網的營銷推廣方式,能夠吸引眾多區域外的客源,增加品牌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在線旅游對旅游業最大的改變是讓旅游更為合理、有效、科學、精準。”王建紅認為,更多的在線服務其實是在“旅”的安排上。在線旅游服務會歸類眾多游客在旅行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匯總為游客進行答疑解惑,提供出行前的指導和信息。通過數據顯示,陜西各地方擁有大量優質旅游資源,在線旅游可以擴大入口。目前提倡文旅融合、發展文旅項目,陜西相關旅游企業需要思考文化如何跟在線旅游嫁接。
前述數據顯示,西安貢獻了全省超過70%的線上游客人次。郝淵曉表示,陜西具有發展旅游的資源優勢,陜北、關中、陜南自然資源差異化明顯,自然資源景觀豐富,紅色旅游資源獨一無二,文化文物旅游資源多樣,旅游市場資源開發空間場景巨大。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各地旅游發展不平衡,西安無論在傳統旅游市場還是網絡環境下,都處于主導地位。因此,陜西旅游應實施有效的差異化營銷戰略,突出各地特色,精準定位客戶群體,滿足旅客個性化的需求。
王建紅建議,陜西的景區可思考如何利用在線旅游這種形式承載文旅項目中文化產業這一部分,幫助文化產業走出旅游地物理空間的限制。“陜南的三個城市可以聯手打造旅游大產業,利用各自文化、人文的不同和特色,構建有差異化的旅游三角洲,利用在線旅游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關中的寶雞、渭南和陜北可結合實際打造人文旅游產品,通過整合,聯手打造大旅游產業。應當用好在線旅游的平臺和工具,幫助陜西的旅游產業優化提升。”王建紅說。
在線旅游可以完成快速查詢、快速響應,社交分析旅途信息,旅游事后反饋等項目。文旅產業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才能為游客創造更好的旅游體驗,帶動旅游產業向縱深發展。 記者 田蕾 黃濤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