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干部借“教育培訓”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實,有人以“拓展視野”為由將購物景點塞進調研安排,更有甚者攜親帶友共享“公費盛宴”……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亮劍,查處多起公款旅游典型案例,明目張膽的公款旅游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個別黨員干部心存僥幸,打著開會、考察、培訓、交流、調研等幌子,變換花樣游山玩水。
公款旅游之所以屢禁不絕,根本在于個別黨員干部忘了初心、失了本心,在追求個人享受中逐漸迷失,將“為人民服務”拋諸腦后,利用手中權力將公共資金用于個人享樂。“借殼游”“傍會游”“順道游”“搭車游”,無論公款旅游披上何種“馬甲”,都改變不了其揮霍公款、腐敗浪費的本質,也掩蓋不了以權謀私的實質。這種行為,不僅是對公共資金的肆意糟蹋,更是對黨的紀律和形象的嚴重損害,與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背道而馳。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整治公款享樂奢靡問題是重中之重。整治公款旅游,既要有“露頭就打”的霹靂手段,更需喚醒黨員干部的“為民初心”,培育“心有所畏”的思想自覺。
黨員干部應時刻繃緊紀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線,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只有守住初心,才能在面對誘惑時保持清醒,才能讓腳下的每一步都踩在為民服務的正道上,踏在清正廉潔的基石上。(南楠)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