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提出,從七個方面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包括醫療人工智能AI應用。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認為,人工智能應用在神經疾病預防、診療、預后和康復等階段,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王擁軍:人工智能做到的是平時醫生看不到的東西,可以節約醫生的時間,我們做研究時需要讀取幾百家醫院上萬張患者核磁片子,讀片子就需要一兩年,而人工智能只需要10分鐘解決問題。
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允許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完善醫療聯合體內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收費、醫保支付等支撐政策,鼓勵家庭醫生網上開展簽約服務,在線提供健康咨詢、預約轉診、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等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要對醫生的身份進行數字化的認證,確保互聯網醫療質量。
焦雅輝:對于醫生的資質,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統一的醫師電子注冊信息庫,這個庫里大家都可以查詢到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的信息。我們還要進行醫生在線診療數字的身份認證,可以對醫生的診療行為進行全程的監管,并且全國要聯網。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